大家好,我是今日@
,同你一起讀別樣的歷史。
1967年9月的一天,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正在家中思考問題時,警衛員前來報告:司令員,有人要見你。
“不見!”許世友幾乎是大吼,然后起身,雙手架在背后,來回踱步。
是陶勇的四個孩子!警衛員小聲補充說。
許世友愣了一下,大手朝自己的孩子一招,說:你們去,把他們接進來。
陶勇的四個孩子,最大的才高中畢業,最小的只有11歲。
兄妹四個見到了許世友,立即放聲大哭:許伯伯,救救我們吧!
許世友對孩子們說:什么叛徒,特務,都是胡說八道。你們的爸爸我最了解,他是好樣的!到了我這里,你們不要怕,這里是“紅色保險箱”!
于是,許世友叫自己的孩子帶著陶勇的四個孩子去換衣服,填飽肚子。
至于接下來怎么安排,許世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陶勇本名叫張道庸,安徽霍邱縣人。
由于家庭貧困,年紀小小的張道庸就給人家干活,當長工了。
沒日沒夜的干,仍然是吃不飽飯的張道庸,在16歲時參加了革命。
抗日戰爭爆發后,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參謀長的張道庸結識了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
陳毅非常喜歡張道庸,因為他打仗有勇有謀,就給他改了名字:陶勇。
當時,華東野戰軍有三大悍將“葉王陶”陶,這個“陶”就是陶勇,擔任四縱司令員。
在粟裕的領導下,陶勇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
朱嵐是上海崇明人,出生于一個富裕人家。
抗日戰爭爆發后,朱嵐放棄學業,積極宣傳抗日,加入了新四軍。
那天,陶勇駕駛從日軍繳獲來的摩托車,來到九團檢查工作時,看到團部門口站崗的士兵像一個女的,就問團長茅珵。
因為九團駐地不太平,讓一個女兵執勤怎么防守敵人?!
陶勇當即批評了茅珵,也就認識了朱嵐。
后來在政治部主任韓念龍的幫助下,陶勇和朱嵐結婚了。
新中國成立后,陶勇先后擔任第九兵團司令員,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東海艦隊司令員。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陶勇率領部隊跨過鴨綠江,參加了保家衛國戰爭!
1967年1月,陶勇離奇死亡。
不久,朱嵐也被折磨至死。
陶勇和朱嵐生了八個孩子,但是長大成人的只有四個。
陶勇夫婦去世后,留下的四個孩子被趕出家門,流浪街頭。
最后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四個孩子來到南京軍區,投奔許世友。
張小勇是陶勇的第三個孩子,見到許世友那一刻,跪在許世友面前痛哭不止……
許世友就打電話給肖永銀,還有尤太忠,問問他們兩個如何安排陶勇的四個孩子。
就這樣,男孩子去了句容坦克團當兵,女孩子去了南京軍區后方醫院。
張小勇后來不愿意當坦克兵,想繼承父親的遺志,申請當海軍,得到了許世友的支持。
張小勇還在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后成為導彈驅逐艦艦長。
2003年1月21日,是陶勇誕辰90周年紀念日。
在那一天,張小勇寫了一篇紀念文章《懷念與思孝——爸爸陶勇和媽媽朱嵐的慘死說明了什么》,影響很大。
2012年2月,張小勇因病在世,享年6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