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前幾日接到老部下小李電話,說要來我所在的三線城市散心。我握著手機的手突然一抖,余光瞥見正蹲在值班室擦玻璃的小王,心里突然冒出個大膽的念頭:"要不讓這倆'冤家'碰碰面?"
說起小王和小李的恩怨,那得倒回八年前的夏天。那時我剛從作訓參謀提拔為營長,小李還是倉庫保管員,小王則是我親姑姑家的表弟。兩個同年入伍的小伙子,一個在機關樓里整理物資,一個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本該井水不犯河水,偏偏因為我的緣故,硬生生結下了梁子。
記得那是小李考上軍校前的最后一周。我特意讓小王把新到的戰術背心送到機關樓,本意是想讓兩個年輕人認識認識。誰知小王扛著三十多斤的裝備滿頭大汗推開倉庫門時,正撞見小李在登記簿上龍飛鳳舞地寫著什么。"新兵蛋子懂不懂規矩?"小李頭都沒抬,"裝備要按編碼豎放,你這堆得像垃圾場似的。"
"報告班長!"小王啪地立正,"我這就重新整理!"我站在門外看著表弟一趟趟往返搬運,迷彩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漬。后來才知道,就因為這次"下馬威",小王在連隊逢人就說:"機關樓里那個戴眼鏡的保管員,比咱們連長還兇!"
三年后軍校畢業的小李分到我們營當排長,我特意把他安排到小王所在的連隊。那天全連軍人大會上,小李扶了扶金絲眼鏡,突然指著后排的小王:"大家都知道這是劉營長的表弟,但在我這里,他就是個反面教材!上周戰術訓練,他居然把防毒面具戴反了!"整個禮堂鴉雀無聲,我看見小王的臉漲得通紅,拳頭攥得指節發白。
后來聽炊事班老趙說,那天半夜查哨,看見小王在器械室發了瘋似的練匍匐前進,迷彩褲膝蓋處磨破兩個大洞。而小李的筆記本里,密密麻麻記著小王每次訓練的數據,紅筆標注的"進步曲線"像把尖刀,把小伙子逼得喘不過氣。
這次接待安排,我承認有賭氣的成分。看著高鐵站出口處,西裝革履的小李和穿著作訓服的小王尷尬握手的樣子,我故意抬高嗓門:"小王可是咱們市活地圖,讓他帶你去嘗嘗正宗的羊雜湯!"轉身時瞥見小李推眼鏡的手頓了頓,小王敬禮的指尖在微微發抖。
第一天晚上十點,手機突然震動。是小王發來的照片:霓虹燈下的燒烤攤,兩個空啤酒瓶歪倒在桌上,小李的領帶松垮垮掛在脖子上,正舉著羊肉串比劃什么戰術動作。配文:"報告營長,李指導員的酒量還不如新兵連的菜鳥!"
第二天中午收到小李的微信:"營長,小王非帶我去爬野長城,說要比比誰先占領制高點。結果他鞋底開膠了,現在正光腳坐在烽火臺啃燒餅呢。"配圖里兩個泥人沖著鏡頭咧嘴笑,背景是綿延的青山。
第三天清晨,手機突然跳出小王的視頻請求。畫面晃得厲害,隱約能看見晨霧中的碼頭。"營長快看!"鏡頭一轉,小李正手忙腳亂地收漁網,褲腿卷到膝蓋,眼鏡片上還沾著魚鱗:"這可比帶新兵刺激多了!"突然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甩到屏幕上,伴著兩個人的爆笑和船老大的呵斥。
送別時在高鐵站,我故意晚到十分鐘。隔著玻璃幕墻,看見小王往小李行李箱塞了包東西,小李掏出一個筆記本飛快寫著什么。等我走近時,兩人同時后退半步,卻又默契地相視一笑。
回程路上,手機接連震動。先是小王的消息:"營長,李指導員把八年來的訓練筆記都給我了,里面..."接著是小李的短信:"原來小王當年在炊事班偷師三年,轉業時拒絕五星級酒店主廚的offer,就為留在老家照顧生病的母親..."
此刻我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樓下訓練場上來往的綠色身影,突然想起那年演習時突降暴雨。小李帶著偵察排冒雨標注雷區,小王硬是扛著四十斤的通訊器材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兩個渾身泥漿的小伙子隔岸對吼:"你他媽不要命了?!""你管老子!"
也許真正的戰友情,就像淬火的鋼,越是猛烈撞擊,越能迸發出璀璨的火花。那些年較勁較出來的血性,賭氣賭出來的擔當,終究會在時光的窖藏里,釀成最醇厚的情誼。
手機又震了一下,是小李發來的合影。背景是波濤洶涌的黃河渡口,兩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勾肩搭背,作訓服和西裝意外地和諧。配文:"營長,下次帶小王來省城,我媳婦說要給他介紹對象!"
我笑著按下轉發鍵,把照片發給正在值班的小王。窗外暮色漸濃,遠處的炊煙裊裊升起,恍惚間又看見兩個新兵蛋子,一個抱著戰術板較真,一個扛著輪胎較勁,在夕陽里投下長長的影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