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來源:公司供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白酒產業于調整期韌性發展。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產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銷售收入7964億元、同比增長5.3%,利潤總額2509億元、同比增長7.8%。
過去一年,白酒產業也依然處于深度調整期,產業波動加大、存量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加快、結構分化加劇,淘汰賽愈顯殘酷。但于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而言,行業低谷卻越顯頭部價值,在市場變幻中保持業績穩中有進,即是最好的佐證。
4月25日晚,白酒龍頭五糧液(000858.SZ)發布2024年度報告,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91.75億元,同比增長7.09%;歸母凈利潤318.53億元,同比增長5.44%。業績增長的同時,五糧液延續高比例分紅傳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31.69元(含稅),總額123.01億元。
同期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亦延續穩增趨勢,今年五糧液一季度實現營收369.40億元、歸母凈利潤148.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5%、5.80%。
拆解五糧液財報發現,韌性發展的背后是公司順應市場發展趨勢,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強化品牌運營,并主動革新創新營銷體系的結果。某種程度上而言,五糧液這種隨行業變革謀持續發展的戰略智慧,也為全行業增強了信心。
貼近市場需求,持續優化產品結構
白酒行業承壓,產能增長與需求放緩、動銷不足與價格下行等矛盾持續顯現,同時,理性消費、理性飲酒雙理性觀念則愈發突出,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早在去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五糧液方面就表示,將更加貼近市場需求,持續完善產品結構。主品牌持續豐富和完善“1+3”產品矩陣,濃香系列強化大單品,更加貼近市場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如是所言,2024年第八代五糧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1618五糧液、39度五糧液消費氛圍濃厚;全年煥新上市45度、68度五糧液,戰略發布經典五糧液10、20、30、50產品系列;上新金熊貓紀念酒、考古五糧液等文化酒,持續豐富并加大投放差異化產品,產品矩陣不斷豐富。
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五糧液不斷強化品牌運營。比如,深度參與央視春晚秋晚等重大活動,全年品牌曝光超200億人次;與湖南衛視合作《中餐廳》等高熱度爆款節目;持續占位博鰲亞洲論壇、APEC等高端平臺活動,有效拉升品牌力。2024年,五糧液品牌價值連續7年兩位數增長,達到4498億元;品牌價值強度指數再次獲得全球最高AAA+評級,躍居全球烈酒品牌首位。
濃香酒方面,則集中力量打造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特頭曲、尖莊四大單品,推進自營品牌價值回歸,分階段提升產品價格;同時加快布局1218次高端品牌,打造次高端濃香白酒標桿產品。持續打造“年味濃起來”IP,品牌層面開展五糧春臻享秀、五糧醇“醇香之旅”、五糧特曲“中國杯”國際定向越野巡回賽、尖莊“一身戎裝,一生榮光” 等系列活動,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
產品結構優化疊加品牌運營進階,換來收入和毛利率的穩增。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五糧液產品貢獻營收678.75億元,同比增長8.07%;毛利率87.02%,增長了0.38個百分點。其他酒產品營收152.51億元,同比增長11.79%;毛利率60.81%,也取得0.65個百分點的增長。
渠道破局,變革初顯成效
當然,龍頭企業能夠于逆勢中保持堅韌,除了洞察趨勢并順應市場調整產品策略的從容外,還在自我革新的魄力。就五糧液而言,營銷和渠道的變革已經開始。
人事管理和組織架構方面,2025年,五糧液成立酒類銷售公司,聘任3位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整合原五品部、27個營銷大區組建9個職能部門,通過全面開啟營銷變革,達到縮短決策流程、提高執行效率、片區扁平化直管的效果。
與此同時,推動渠道改革,公司于2025年1月初即宣布對傳統渠道停貨,隨后要求按統一規則調減傳統渠道配額,減量部分轉由新成立的專營公司承接,以直銷形式開拓團購銷量。
值得一提的是,2月12日,四川五浚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五浚”)、四川五鈞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五鈞”)成立。四川五浚由五浚供應鏈管理合伙企業100%持股,后者合伙人為19家大商及五購商貿,19家大商主要分布于河南、江浙區域,各出資3000萬元,五購為執行事務合伙人。四川五鈞由五鈞供應鏈管理合伙企業100%持股,后者合伙人為14家大商及五渺商貿:14家大商主要分布于華北、華南區域,各出資3千萬元,五渺為執行事務合伙人。
在東吳證券分析師蘇鋮看來,在現有大商制基礎上,五糧液已邁出渠道生態優化的關鍵一步,專營公司帶來的渠道變革,結合實干派營銷高管的專業管理,將是公司強化營銷管控的有益嘗試。
實際上,去年的營銷和渠道改革下,五糧液經銷商數量就實現逆勢增長82家,達到2652家。其中,具有傳統優勢的東部片區增長74家,增幅7.04%;五糧濃香經銷商增長245家,增幅30.10%。
蘇鋮指出,中長期來看,專營公司體制,一是可以綁定核心大商,凝聚多方力量幫助穩定規模和價盤;二是可以在民營公司體制下,強化對營銷人員和經銷商的市場化激勵與管理;三是可以探索與企業團購客戶合作共贏的跨界營銷新模式,聚焦資源開發新需求、新場景,將是探索渠道創新運營的重要載體。(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蘇啟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