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時間,進一步打造“陶行知教育創新發展區”,推動寶山教育整體進入全市先進行列。4月26日下午,寶山區召開教育大會,發布《寶山教育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和4個配套實施方案。
《寶山教育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了寶山教育未來發展的重點任務和行動計劃,力爭通過三年努力,進一步打造“陶行知教育創新發展區”,推動寶山教育整體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四個配套實施方案主要聚焦落實弘揚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四大方面。
其中,落實弘揚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將實施“三江‘雙百千’攀升”“礪德修業強基”“青陶青藍提質”三項工程,支持五階梯教師生涯發展。推動百所教師專業發展校輸出教師培養新范式、百個學科研修地輸出課改教學新經驗,培育一批優秀教研組、一批學科研修地和一批家門口好學校。全力打造一支育人有德、教學有法、修業有術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著力破解當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體質健康、心理健康等現實挑戰問題。通過實施校園文化、潤心護航、體質健康、美育浸潤、勞育養成、家校社協同和評價改革七大行動,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全程、全員、全方位支持,到2027年底,形成家校社協同的全員、全程、全方位學生心理關愛體系,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區內中小學全面落實學生每天2小時綜合運動,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顯著提升;勞動1課時全面落實,勞動育人成效顯著;培育包容有愛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一批特色校園文化品牌。
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方面,圍繞“基礎+校本”的人工智能課程建設、“AI+教師”的智慧課堂打造、“教育教學+評價+治理”的多元生態場景應用、“培訓+賽事”的師生素養提升行動,培育30名人工智能教學研發型專家教師、300名應用型骨干教師,10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優質研究項目,建設30所人工智能教育實驗校,從而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實踐案例。
此外,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方面,堅持“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建設“全鏈條”縱向貫通培養科學教育體系,確保科學素養的持續提升與專業能力的階梯式發展。推進科學教育“一校一特色”建設。建立“四段式”科學課程鏈,重點建設20個“跨學段、跨學科”STEM課程,開發《寶山區中小學AI實踐手冊》,遴選出100個“科學小實驗(實踐)”活動、60個初中科學教育學科實驗技能和說課優秀案例。全區構建橫向覆蓋小學、初中、高中,縱向覆蓋普及、提高、拔尖的“三縱三橫”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
原標題:《發布教育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寶山打造“陶行知教育創新發展區”》
欄目主編:徐瑞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龔潔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