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最近美國與日本政府在華盛頓開啟了這場關鍵的貿易談判。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下場”,與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會面長達50分鐘,之后雙方代表團又繼續商談75分鐘。談判結束后,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體宣稱“取得了重大進展”,白宮也緊跟步伐,發文附和并配上特朗普與赤澤亮正的合影,試圖營造出一片和諧的談判成果景象。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樂觀。從日本方面的回應就能看出端倪。赤澤亮正在會晤后的記者會上透露,此次會談并未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立即停止。日本一直希望美方重新審議“對等關稅”政策,汽車關稅問題更是日方關注的重中之重,畢竟汽車產業是日本的經濟支柱,而特朗普此前實施的10%基準關稅,以及25%的汽車關稅和鋼鋁關稅,相加高達35%,這對日本汽車產業沖擊巨大。但在此次談判中,特朗普絲毫沒有降低關稅的意思。
日本國內對此次談判也有著不同的聲音。赤澤亮正那句“我地位低之又低,卻得到特朗普接見,對此由衷感謝”,在日本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部分網民覺得這是“越級接見”,體現了美國對日本的重視;但更多人認為他的態度過于謙卑,擔心會讓美國在后續談判中得寸進尺。種種跡象表明,美日首輪貿易談判看似進展順利,實則陷入僵局,未來的談判注定困難重重。
就在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之際,日本政壇出現了另一個重要動向——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訪華。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歡迎齊藤鐵夫率領日本公明黨代表團訪華。值得一提的是,齊藤鐵夫此次訪華攜帶了日本首相石破茂致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這已經是石破茂今年第二封寫給中方的親筆信,足見其對此次溝通的重視程度。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公明黨在日本黨派中一直以親華著稱,多年來致力于緩和中日關系。此次齊藤鐵夫訪華,最初消息稱是為了商討日本水產品等貿易問題。但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背后的原因顯然沒這么簡單。特朗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讓日本經濟深受其害,日本急需尋找新的合作機會來緩解壓力。與中國合作,無疑是日本的一個重要選項。
不過,日本在中美之間的立場一直較為微妙。一方面,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在一些國際事務上不得不跟隨美國的步伐;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經濟利益,日本又想與中國加強合作。此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一些場合的表現就讓人捉摸不透。比如,4月9日,石破茂會見訪日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時,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就東海、南海、臺海局勢等問題發表涉華的消極言論;4月15日,美國在日本部署數架B - 1B型戰略轟炸機,對周邊國家產生威脅,而日本對此并未明確反對。這些行為都讓人對日本的真實意圖產生懷疑。
中日之間的合作空間廣闊。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如果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將極大地促進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化,優化資源配置,為三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建立東北亞經濟合作圈,通過統一規則標準,也能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提升東北亞地區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石破茂(資料圖)
然而,中日合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歷史問題、領海糾紛以及臺灣問題,始終是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障礙。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會影響兩國之間的互信,阻礙合作的深入發展。因此,面對日本的示好,中國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聽其言觀其行。只有日本真正拿出誠意,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雙方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緊密的合作。
美日貿易談判的僵局反映出兩國在利益訴求上的巨大差異,而日本公明黨黨首訪華則為中日關系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思考。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日兩國應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合作共贏,值得各方持續關注與深入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