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愛的暫停鍵》一舉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四項大獎,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已落下帷幕。
回望北影節創辦初期,天壇獎的影響力還十分有限,許多獲獎影片都處于無人知曉的狀態。隨著年復一年經驗的積累和中國電影市場的極速壯大,如今天壇獎的入圍影片已經成為影迷、媒體、版權代理機構等各方關注的焦點,無論是搶手的國產影片,還是來自肯尼亞、土耳其、烏拉圭等小國別作品,都能引發相對廣泛的討論。
對于一個年輕的國際電影節來說,天壇獎始終在探索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定位。曾擔任第八屆評委會主席的導演王家衛曾說,天壇獎需要在自我審視的同時找到自己的特點——到底是希望找到具有藝術探索的影片?還是希望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影片?
從近年的入圍影片來看,天壇獎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
《愛的暫停鍵》
時代議題與多元風格
YIQIYINGCHUANG
電影是造夢的藝術,也是對現實的關照。2024年,豆瓣年度電影榜單以“當她們卷起浪潮”為題,表明女性影像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登上銀幕。天壇獎自2022年起就展現出對女性議題的關注,維護女性墮胎合法權的《珍妮熱線》,呈現非常規母女關系的《媽媽!》《姐妹》,以身體為切口洞見女性生命體驗的《乳汁》等等,這些作品在當下看來依舊毫不過時。
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珍妮熱線》
本屆天壇獎對女性議題的呈現更為廣泛。《白天是阿波羅,晚上是雅典娜》拓寬了女性互助的敘事維度,以奇幻形式追溯歷史,極大增強了女性渴望被看到、應該被看到的吶喊聲。《愛的暫停鍵》借助一段即將破裂的婚姻關系,講述女性的自我探尋之路。《弗里達審判》以真實事件為背景,在女性啞聲的時代用無數個“她們”之間的傾聽與理解,完成對一位女性乃至后世千千萬萬女性命運的改寫。《納維》用一個悲涼的故事告訴世界,時至今日,仍有千千萬萬的女孩被困在童婚的陋習中……
在本屆入圍影片的15部影片中,由女性執導或共同執導的影片占據半數,是天壇獎創辦至今的巔峰。有意也好,無意也罷,這個由女性領導的選片團隊與時代氛圍一起,共同為女性影像創造了更多可能。
《納維》獲得本屆天壇獎評委會特別榮譽
當然,天壇獎從未放棄對電影多元性的呈現。比如,迷影向的影片始終是其偏好之一。第11屆的入圍影片《最后一場膠片電影放映》,宛如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第12屆的《速度與愛情》調侃大量影史名作,片中多處戲仿段落讓影迷直呼過癮。本屆的熱門影片《從電影起航的BAUS劇場》,用一座劇場的歷史興衰展現迷影文化,如影片主演染谷將太所言:“沒有劇場,就沒有電影真正的誕生。”
此外,對當下審美進行的藝術性和創新性表達也是天壇獎重要的選片標準。如獲得第12屆最佳藝術貢獻獎、最佳攝影獎的影片《擺動》,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影片用極其精致的影像風格表現出對現代生活節奏的深刻反思。本屆入圍影片中,《貝林格:宏圖大志》以紀錄片手法講述歷史人物傳記,大量檔案影像的運用使影片極具臨場感。《渦流》則具有鮮明的伊朗電影特征,用雋永的長鏡頭探討生命、夢境,與哲學。可以說,面向時代的多元影像,已經成為天壇獎的特征之一。
《貝林格:宏圖大志》獲得本屆天壇獎最佳音樂獎
作者風格與類型特征
YIQIYINGCHUANG
與歐洲各國的市場環境不同,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內需決定了商業類型片永遠是其主體,藝術電影則作為市場多樣性的補充和培養新人的路徑而存在。但市場性與藝術性從來不是對立的,如出自FIRST的《宇宙探索編輯部》以鮮明的作者風格重塑科幻片,出自平遙的《河邊的錯誤》用藝術手法講述懸疑故事,兩部影片上映后都獲得極佳的市場反饋。天壇獎也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漸明確了自身的定位——要在全球范圍內,選出最適合中國市場的電影。
從近年來看,每屆天壇獎都會有至少一部入圍影片在國內院線上映,如第12屆的《速度與愛情》,第13屆的《白塔之光》,第14屆的《走走停停》《黎明的一切》。還有一些影片走向其他發行渠道,如《圖騰》《好老板》等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長線放映,國內航司購入《代課教師》《人生一世》等片的放映權,《珍妮熱線》登陸流媒體。這些影片兼具藝術性與可看性,正如天壇獎選片負責人王緗意所言,“我們希望選擇一些既符合大眾觀影習慣,又能帶來一些不同感受的影片。”
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黎明的一切》
已于4月18日在國內上映
不過,對于一部影片是“類型+風格”還是“風格+類型”,天壇獎對國片和外片的選擇有不同側重。對國片而言,國內市場無疑是其“主戰場”,甚至是“唯一戰場”,因此更看重類型。今年入圍的三部國產影片——《好好的》《如意飯店》《大風殺》——都具有明顯的類型特征,和不同程度的作者風格。
其中,《大風殺》已定檔5月1日,粗糲生猛的影像為一個發生在孤島小鎮的懸疑犯罪故事賦予了獨特的肅殺之氣。影片在本屆天壇獎斬獲兩項大獎,同時獲得媒體場刊最高分,良好的口碑為其后續上映打下堅實基礎,這也是天壇獎作為國片進入市場前最后一塊“跳板”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大風殺》獲得本屆天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配角獎
對于外片,天壇獎更傾向于選擇風格與類型相結合的作品,以及故事是否能讓國內觀眾產生共鳴或好奇。如上文已提及今年入圍的多部女性作品,十分符合當下以女性為主體的觀眾結構。除此之外,《在我父母家》揭示原生家庭的桎梏,《夏日之書》以溫情撫平成長的陣痛,《最美小鎮》用歐式冷幽默探案,《音訊》中的通靈超能力亦真亦假,《牧羊人》逃離都市奔赴詩與遠方。今年的天壇獎的入圍影片在可看性方面可謂達到了頂峰。
但饒是如此,這些影片依然有別于純商業片,仍需要解決如何讓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問題。這或許并不是天壇獎在選片上需要過多考慮的,但卻是影片進入市場之際需要面對的。
《最美小鎮》獲得本屆天壇獎最佳男主角獎
隨著本屆北影節“無界∞沉浸單元”的展映影片《唐宮夜宴》獲頒“電審虛字[2025]第001號”龍標,電影正在朝著一個更為混沌的方向發展。如果說虛擬現實與天壇獎的距離尚遠,那么當下觸手可及的紀錄片或許正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世界多個大型國際電影節已將紀錄片納入主競賽單元,借此推動該片種走向全球市場,而紀錄片才是國內亟需拓展生存空間的“瀕危片”。未來,當天壇獎能夠更堅實地立足于市場,或許可以期待,紀錄片也能由此處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愛的暫停鍵》
最佳導演
《愛的暫停鍵》
莉莉婭·英戈爾夫斯多蒂爾
最佳編劇
《愛的暫停鍵》
莉莉婭·英戈爾夫斯多蒂爾
《大風殺》
孫悅 / 張琪
最佳男主角
《最美小鎮》
皮埃爾·巴斯丁 / 本杰明·蘭比羅特
最佳女主角
《愛的暫停鍵》
赫爾加·古蓮
最佳男配角
《好好的》
海一天
《大風殺》
耿樂
最佳女配角
《音訊》
瑪拉·貝什泰利
最佳攝影
《音訊》
古斯塔沃·斯奇亞菲諾
最佳音樂
《貝林格:宏圖大志》
最佳藝術貢獻
《音訊》
評委會特別榮譽
《納維》
終身成就獎
田華
作者 | 筱囡
自由撰稿人,哏都青年
排版丨阿塔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益起映創的新老朋友們:
我們專注影視教育12年,提供300+門課程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助力超100萬愛好者與從業者成長。現在發起"學電影"用戶調研,填寫問卷即贈100元課程券。您的意見將幫助我們更好陪伴電影人"一起硬闖"!
掃碼填寫問卷(1分鐘),領取福利>>
益 起 推 薦
關 注【 益 起 映 創 學 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