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車展,讓很多人感受到了熟悉的氣息:流量褪去后,大家的關注點回到了車本身上,新的車型、新的技術、新的競爭力。
比如,用「新世代」吊了大家一年多胃口的寶馬,終于在上海車展上亮相了全新的 BMW 首創全景 iDrive 和全新 BMW 新世代操作系統 X。這也是繼一個月前寶馬官宣跟阿里巴巴合作、啟動 360 度全鏈 AI 戰略后,大家終于能看到寶馬智能化落地的樣子。
之前有不少人質疑:智能電動車時代,寶馬的新世代是否還有競爭力?
因此,我們與寶馬集團技術運營開發高級副總裁史蒂芬·杜力赫先生和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互聯駕駛、整車電子電氣及軟件工程總監柯睿明博士一起聊了聊,看看寶馬是怎么在智能座艙上發力,又是怎么讓 AI 搶先落地的?
「智能化時代,駕駛員依然是中心」
視平線全景顯示、自由裁剪式的行業首創新世代向心中控、行業首創超感智控方向盤、首次應用的「視覺錐」概念…… 在寶馬展臺我們終于看到了這套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 BMW 首創全景 iDrive 系統。年初這套座艙系統剛剛在 CES 亮相時,網上就有不少討論:這個視平線全景顯示不是跟小米 YU7 預告的全景 HUD 類似么?
對于這個疑問,柯睿明博士的反應很坦然:「這說明我們這個技術方案是受歡迎的,走對了方向。」 的確,早在兩年前的上一屆上海車展上,寶馬就展示過全景投影的技術概念;兩年時間過去,概念終于要走向量產,據說量產車版本跟概念車效果基本相同,整個行業對于平視全景投影的接受度也更高了。
(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互聯駕駛、整車電子電氣及軟件工程總監柯睿明博士)
那寶馬為什么早在兩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套超感座艙系統呢?
寶馬認為,創新絕非技術的堆砌,而是以適合且只適合寶馬的方式創造用戶價值。寶馬把這套座艙的交互理念概括為「眼不離路,手不離方向盤」:超近距的 3D 投影取代傳統儀表盤,能讓駕駛員視線盡可能保持在車輛行駛方向;傾斜的向心中控,保證信息交互同時不干擾駕駛員專注駕駛;超感智控方向盤,讓快捷功能觸手可得…… 這一整套設計不打擾的用戶界面和交互體驗,來自于寶馬幾百場一對一的用戶訪談,用戶有哪些需求和偏好,怎么能讓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之中不會被分心、不會走神,是這套超感座艙的基礎。
隨著智能輔助駕駛水平的提升,很多車企在強化副駕駛、后排的休閑娛樂體驗,逐漸弱化駕駛屬性,畢竟在不遠的未來,也許開車本身都會變成一個非必選項。不過,對于這個趨勢寶馬的觀點剛好相反,在史蒂芬·杜力赫看來,寶馬歷來都以駕駛員為中心,智能化的加碼并不會弱化駕駛樂趣本身,更不會忽視座艙里駕駛員的需求。當然,副駕和后排乘客的體驗同樣重要,新世代全景屏也設置不同的用戶場景,不過這就需要量產車上市時再進一步揭曉了。
AI 上車:「找最快的技術,用最快
的速度,產生最好的效果」
進入 2025 年,各家車企最火熱的話題莫過于 AI:DeepSeek 上車、集成 AI 功能、加碼 AI 投入等等。這其中,寶馬算是豪華品牌中 AI 上車步伐最快、成果展示最快的一家了。一個月前,寶馬發布中國 360 度全鏈 AI 戰略,同時宣布與阿里巴巴展開 AI 合作。
關于 AI,寶馬一直在加碼投入,不過面對行業里一些車企完全轉向 AI 公司的做法,寶馬的觀點似乎非常堅定且清晰。 在史蒂芬·杜力赫看來,AI 技術發展的步伐非常的快,寶馬持續關注創新 AI 技術的進展,并基于寶馬產品進行深度整合、定制,以滿足用戶需求。比如如何把創新智能體和不同模型整合到一起,讓模型根據各自特點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為客戶提供高度情感化的數字體驗。
正是因為「找最快的技術,用最快的速度集成,產生最好的效果」這套打法,一個月后我們在上海車展上就看到了寶馬與阿里合作的成果:BMW 專屬 AI 智能體「用車專家 Car Genius」和「出行伴侶 Travel Companion」。
「用車專家」像一個 AI 賦能的寶馬技術專家。比如,開車時遇到不懂的用車問題,「用車專家」會根據不同的車型和情況及時解答;在不同天氣、路況時,「用車專家」也會根據車內傳感器和實時數據給點兒用車的小提示;
「出行伴侶」更像一個出行管家,規劃條出行路線、找一家合適的餐廳、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個個性化路線定制、處理些復雜的指令,出行伴侶都能搞定。主打的就是解決多任務、多需求情況下的出行規劃問題。
「用車專家」及「出行伴侶」兩大 AI 智能體,本質上都是通過 AI 大模型與寶馬的數據融合,讓精準意圖捕捉、復雜指令解析、模糊語義理解及嚴謹邏輯推演,且工況條件下識別率和喚醒率高達 99%,讓交互更流暢、準確、自然。
新世代操作系統 X,智能底座的中國解法
無論是超感的全景 iDrive 系統,還是 AI 智能體上車,都離不開智能底座的支撐。對于一款車來說,如果說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是智能化的骨骼,那底層軟件操作系統就是智能化的神經中樞。要想讓「神經中樞」靈敏、精準,就要量體裁衣、量身定制。特別是對于智能化體驗來說,如今國內市場與海外市場的需求差異巨大。
針對這一點,寶馬的解決方法是:專門針對中國本土化,量身定制新世代操作系統 X。
據柯睿明博士介紹, 新世代操作系統中,新開發應用的 80%都是立足中國來做的開發,操作系統 X 里面 70%的源代碼也都是在中國開發的。這種本土化開發,集成寶馬智慧、全球經驗與本土技術優勢,實現強強聯手,研發出適宜本地特色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智能體驗的需求,一方面也滿足了國內對智能化進展速度的需求。
為了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本土需求,早在 2018 年,寶馬就在中國專門設立了 Skylab 人機交互用戶體驗研究中心,這是寶馬在德國以外的唯一一個 Skylab 研究中心,專門針對用戶進行幾百場一對一調研訪談,積累幾百小時的訪談時間,從而準確把握用戶需求和偏好,并在創新技術研發中充分考慮調研結果。于此同時,寶馬有大量的中國合作伙伴,語音互動方面與阿里巴巴斑馬合作,導航服務與高德進行合作,今年內 DeepSeek 也將在多款車型上上車,這些功能快速上車都離不開底層操作系統的支持。
如果說機械素質是寶馬一貫擅長的老本行,那扎根中國肯定是智能化的最優解。
最后
一直以來,面對智能汽車市場的競爭,大家對傳統豪華品牌們的造車基本功從不質疑,但是相應地會擔心這些豪華品牌們是否跟得上智能化跑步前進的步伐,是否足夠了解中國人的需求。
隨著寶馬新世代車型量產落地的時間臨近,我們逐漸清晰地看到寶馬在智能化上跑步前進的速度,以及擁抱中國市場的態度。正因如此,寶馬新世代始終值得期待。
不要忘記關注「極客汽車」的微信視頻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