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4 月 25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時首次公開表示,其在 2024 年競選期間宣稱“24 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承諾是“開玩笑的”,稱這一表述是 “象征性的夸張表達”,并強調“所有人都明白當時的玩笑性質”。
要知道,這話他過去兩年說了至少53次,每次競選集會都拿它當招牌承諾,現在突然改口成了“夸張修辭”,合著全世界都被他遛了一圈?
特朗普的這一言論最早可追溯至 2024 年競選階段。當時,他將 “24 小時結束俄烏戰爭” 作為核心競選口號,宣稱憑借個人外交能力可迅速促成停火,吸引了大量反戰選民支持。
然而,自 2025 年 1 月就職以來,他始終未公布具體解決方案。3 月 16 日,他在接受采訪時曾解釋稱,該表述“帶點諷刺意味”,實際意圖是 “強調解決沖突的緊迫性”。
此次專訪中,他進一步淡化承諾的嚴肅性,稱其 “只是比喻”,并將戰爭責任歸咎于前總統拜登,強調 “這是拜登的戰爭,與我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專訪中仍堅稱談判 “進展順利”,稱俄烏雙方 “非常接近達成協議”,并呼吁舉行高層會晤以敲定最終條款。
然而,這一說法與實際談判進展存在明顯落差。
截至 4 月 26 日,俄烏仍在克里米亞歸屬、烏克蘭安全保障等核心問題上僵持不下,俄方堅持要求烏克蘭承認領土現狀,而澤連斯基政府多次重申 “絕不放棄一寸國土”。
特朗普政府的調停努力自上任初期便面臨多重挑戰。其提出的和平框架包括凍結現有戰線、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放棄加入北約等內容,被烏方視為 “主權讓渡”。
4 月 22 日,澤連斯基在倫敦會談中明確表示,烏方愿在停火后談判,但 “領土問題絕無妥協余地”,并援引美國 2018 年《克里米亞宣言》反駁美方立場。這一態度直接引發特朗普公開批評,稱澤連斯基的 “煽動性言論” 阻礙和平進程。
與此同時,俄方對談判的積極性亦有限。4 月 25 日,普京與美國特使威特科夫的會談雖被形容為 “富有建設性”,但俄方仍堅持將烏克蘭 “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作為停火前提,并拒絕討論克里米亞地位問題。
更具戲劇性的是,會談當日莫斯科州發生針對俄軍高官的汽車炸彈襲擊,為談判蒙上陰影。
特朗普的調停策略不僅遭遇俄烏雙方抵制,亦引發歐洲盟友的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反對 “美俄私相授受”,強調歐盟必須參與維和部隊部署;波蘭等東歐國家雖支持停火,但拒絕承認領土變更。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頻繁釋放 “退出斡旋”信號。國務卿魯比奧已向烏方傳達 “耐心耗盡” 的立場,暗示若談判無進展,美國將轉向其他外交議題。
特朗普的 “玩笑論” 引發輿論對其外交可信度的質疑。批評者認為,將涉及數百萬人生死的戰爭議題作為競選噱頭,暴露了對國際責任的輕慢。支持者則強調,其核心目標是 “結束戰爭”,具體手段可靈活調整。
無論立場如何,各方均承認,俄烏沖突的復雜性遠超政治口號所能涵蓋,任何解決方案都需平衡多方利益。
目前俄烏雙方仍在戰場上激烈交鋒,而特朗普的 “和平承諾” 已從 “24 小時奇跡” 退化為 “長期斡旋”。這場持續三年的沖突,正成為檢驗大國責任與國際秩序韌性的試金石。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