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目前巴印劍拔弩張,尤其是印度,空軍出動了多架運輸機和偵察機,可為啥印度又是斷水、又是如此興師動眾呢?克什米爾和中東那邊的巴以一樣,壓根又不是什么風平浪靜之地,克區這個地方,幾乎每天都有當地的武裝人員襲擊印度軍警憲特的情況,為什么莫迪會對這件事情很憤怒呢?
我就不繞彎子了,說白了,因為槍手目標不是印度的武裝力量,而是印度教徒。
紅圈位置就是槍手主要射殺區域:
莫迪自詡為印度教徒的保護者,非常在意國內輿論風向,對Muslim武裝人員的妥協,被視為一種示弱,尤其是在2019年,取消憲法370條款之后,莫迪是鐵了心的要把克區問題解決。
而這種解決方案為徹底改變人口結構,這勢必會帶來相當程度的宗教矛盾、社群矛盾、土地矛盾等,由此帶來的傷亡是必然的。
此次事件讓莫迪認識到,過去幾年并沒有真正解決克區人員反抗問題,而莫迪根本不想從政治層面上達成和解,這必定會加速莫迪對克區的嚴厲政策。
同時,莫迪極大概率會報復,這不僅是要給國內輿論一個交代,更是要彰顯取消憲法370的必要性,打擊武裝反抗的必要性和決心,而報復的方式,如中止印度河河水條約,其實是對印度國內輿論的一種回應,就是莫迪想要通過人道說法去告訴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這么壞,為什么不切斷水源,渴死、餓死他們呢?”
所以就有了現在看到的事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種軍事上的勝利,以維持印度人心中那種,巴基斯坦已經不是和印度一個級別的對手的印象,海軍并非印度軍隊的強頂,而陸軍那些摩托車雜技演員動員又太慢……
等到陸軍動員完畢再反擊,輿論熱度在下降,莫迪一定會成為政治輿論上的輸家,因此,對巴進行報復性空襲的概率非常大,且是莫迪的最優選擇之一,而根據前兩次空襲的時間來看,印度需要11-12天左右的準備時間,我覺得印度對巴基斯坦進行空襲,那么空襲的時間應該也會在事件發生后的10天左右,也就是五一前后,看看再說吧。
莫迪要是借此勢再搞一把對巴'軍事勝利”和對巴軍事優勢的國民印象之后,印度還是要把重心放在治理克區層面上,而我估摸著近期可能又要出現什么“外殼手術式打擊”的字眼了,因為那是印度最喜歡的詞,一群教徒非要玩西醫那一套話術,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
至于說巴基斯坦這次能不能支棱起來,對印度試圖發起的“水淹三軍”策略能發動全面戰爭打一把嗎?不是我高看印度軍事實力,我一點都不高看,可是巴基斯坦可能真沒能力去全面戰爭。
過去三次印巴戰爭吧,印度一路贏贏贏都贏麻了,巴基斯坦已經輸掉了快半個國家,現在的巴基斯坦沒有主體民族,最高領袖的命令出了首都就沒人聽,這個國家很可能連總動員的能力都沒有了,指望巴基斯坦支棱起來,還是洗洗睡吧,氫彈什么的,又不敢真用,雙方都是有核國家,指望核武器嚇唬人,強國的核訛詐都沒什么用,那這倆國家的核訛詐也根本沒用,甚至雙方可能連提的心思都沒有。
核武器足以摧毀所有的人類頂層既得利益者和統治者,想動用核武器,也不過都是一些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踩釘子扎進腳,但穿鞋的之間都有一種默契,這個默契是什么就沒必要再解釋了,所以戰爭還是得靠常規手段,也就是拼國力,這一點,巴基斯坦并不占優,甚至完全在劣勢,巴對印度其實也相當于小對大,不好搞,絕對不好搞。
好在,印度處在龍國的“雞尖”位,想必也不敢在局域地緣事件里發動一場獨立的全面戰爭,所以這事,我覺得今天這一篇文章就能搞定,繼續小摩擦不斷,但全面戰爭,沒戲,指望這倆家真的全面開戰,比指望第三次世界大戰還難。
兩家大概率都是對內演一下,找個臺階慢慢緩和就完事了,畢竟巴基斯坦的空軍可能還算是有點攻擊力,看看這梟龍戰機也有模有樣:
但巴基斯坦就那么大點國家,再猛還能猛到哪,打仗打得經濟,它熬不遠的,而印度就更別說了,一旦真的開戰,不是轟自己就是摩托車開溝里去的,那在國際地緣實戰中真的做了顯眼包的話,那打了還不如不打,而且印度又沒石油,它一開戰,別說會不會再戰略上受美俄掣肘,估計海運都得被美俄趁機搶走。
所以,說完了,估計也就這么點事,愿我想得膚淺了,因為一提全面戰爭就連我都有種莫名其妙的興奮勁兒,更別說喜歡看熱鬧的人了,由此可見,人類確實無法永遠和平,和平就像整個人類的賢者時間,和平久了而不打點仗的話,真的讓動物本能憋瘋,而動物本能就是攻擊性。
但我現在非常懷疑,印巴兩國看到了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的局勢場面與下場之后,他倆估計現在都互相怕也說不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