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又上演了一次大跳水。
2025年1月,新能源滲透率竟然跌到了41.5%。這是連續(xù)第二個月跌破50%,也是連續(xù)第5個月持續(xù)下跌。從去年8月份的頂峰53.7%開始,一路連續(xù)下跌,到今年1月已接近40%,這個跌幅實在太大了。
與此同時,燃油車實現(xiàn)了一波對新能源汽車的反圍剿。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中汽協(xié)的解釋是,1月份新能源滲透率低是正常的季節(jié)規(guī)律。因為春節(jié)前后是線下購車旺季,而小地方充電設施普及率低,所以燃油車占比高。說實話,縣城的充電樁不足確實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我回老家就找不到幾個充電樁。
但是,春節(jié)這兩個月滲透率低,可以歸咎于充電樁不足。可從9月份開始,滲透率就持續(xù)下跌,這又該怎么解釋呢?顯然不能再賴充電樁了。
既然不是充電樁的問題,那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價格。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的圍剿下大幅降價,BBA甚至打骨折。對于很多一年開不到2萬公里,甚至1萬公里的車主來說,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買燃油車都劃算多了。
不過,這是否代表著新能源汽車就此走下坡路呢?肯定不是。比亞迪、長安、小鵬、蔚來推行智駕平權,新能源汽車價格還會持續(xù)走低,燃油車的降價空間遲早也會消失,最后可能只能維持在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場占有率。
而且,絕大多數(shù)開了電車的車主就再也不愿意換油車了,因為兩者體驗相差太大,完全是智能手機和老人機的區(qū)別。至于說燃油車保值,電車不保值,這其實是個偽命題。新能源汽車在不斷降價,燃油車也在大幅降價,都不保值。二手車的估值是以當前新車的價格評估的,再加上2025年的補貼,今年新能源的整體滲透率不會太差。
中汽協(xié)預測,全年乘用車銷售2340萬輛,增長2%。其中新能源1330萬輛,增長20%,滲透率高達57%。
作為新能源車主,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不可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