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凌晨,在中鐵四局承建的長深擴建T5標金龍大道跨線橋施工現場,2組SPMT自行式模塊運輸車同步作業,歷時5小時,將重達1600噸的主橋整體順利移除,為項目后續交通轉換和主線貫通按下“快進鍵”。
作為項目控制性工程之一,金龍大道跨線橋全長約285米,其中主橋為(30+50+30)米現澆連續箱梁結構。
受征拆、提速和梁底凈空影響,金龍大道跨線橋所處路段進行了中線偏移和縱斷抬高調整,需對舊橋實施拆除重建。
按照施工組織計劃,該橋兩端30米邊跨已使用同步升降液壓系統,原地下放至臨時支墩拆解完畢。
本次拆除的舊橋中跨梁體長50米、寬11.5米,與新建的左右幅拼寬橋相鄰,最短距離僅為10厘米,施工作業空間十分有限,交通組織復雜,施工難度大。
考慮金龍大道車流量大、貨車多,周邊樓房密集,為確保安全、高效施工,項目選擇SPMT模塊車搭配液壓升降系統,讓拆橋工作更智慧。該工藝通過智慧頂升系統將橋梁同步抬起、下降,再由模塊車精準移動整體結構,在實現快速拆橋的同時,無需全封閉地方交通,還避免了傳統爆破施工帶來的粉塵和噪音污染,更加綠色環保。
當晚,2組自行式模塊車駛入橋底,通過標準墊塊疊加方式將橋梁同步頂升,使橋梁上部結構與墩柱分離,施工人員操作繩鋸迅速將兩端墩柱切割移除。隨即,墊塊由智能控制系統逐級撤出,梁體降低至安全高度后,模塊車按照預先標記路線縱向平穩移動。
隨著橋體成功運輸至拆解區域,后續破除工作將按計劃陸續展開,整體施工過程如拆積木一般,精準高效、安全有序。
作為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全長約116.6公里,起于河源市東源縣,終于惠州市惠陽區,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截至目前,項目路基工程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完成70%,預計今年建成通車。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江西省等中部地區聯系,推進深莞惠都市核心區與河源等地連接,促進廣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