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阿拉格奇緊急訪華尋求戰略支持,正值美伊核談判關鍵階段。德黑蘭被曝計劃以削減對中東盟友支持,換取美國解除制裁,這一“戰略自殘”真的行得通嗎?
【美國和伊朗已結束兩輪談判】
近日,美國和伊朗兩隊人馬齊聚意大利羅馬,圍繞伊核問題展開了第二輪間接談判。雖然情報不多,但足以讓人猜測不斷。更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現任政府可能正準備以“自降盟友”的形式,換取特朗普政府的“寬大處理”。
先來看看這次談判的官方信息。在羅馬的談判中,美伊雙方坐下來談了整整四個小時,伊朗外長阿拉格奇隨即透露,技術團隊很快將進行更深入的專家級談判。而且很快,第三輪間接談判將在阿曼繼續上演。
這個信息量可不??!結合阿拉格奇的話,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雙方可能已經在核問題的基本原則上找到了共同點。
然而,問題的緊張之處在于,伊朗內部的一種“戰略調整”。據傳,伊朗正考慮通過削弱對也門、伊拉克和黎巴嫩盟友的支持,來換取特朗普政府放棄對其強硬制裁政策。
【據傳伊朗方面提議解除其地區盟友武裝】
本質上,就是把對盟友的支持當作籌碼,來換取美國的相應緩和。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轉折點。不過,也有不少人對這種做法所蘊含的風險提出質疑,畢竟與美國打交道一旦出現絲毫差錯,就極有可能陷入滿盤皆輸的艱難境地。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場外交博弈中,伊朗的姿態似乎有些“委曲求全”。伊朗代表團主動向美方表示,他們能控制自己的盟友,并保證停止敵對行動,條件是美國承諾不再無故退出核協議。這是典型的“你退一步,我就退兩步”的策略,可是,信任在這種較量中又顯得如此脆弱。
然而,就在下一輪核談判即將舉行之際,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宣布提前飛往北京。有分析指出,這次的緊急訪華并不只是簡單的交流,而更像是一場中伊之間的默契配合。對于伊朗來說,中國不僅是老朋友,更可能是一個絕佳的談判保底者。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資料圖】
為什么這么說呢?伊朗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此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對德黑蘭而言,就像懸在頭頂的利劍。
而就在這時,中國空軍與埃及進行了一場聯合空中訓練,這可是中國空軍首次在該地區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軍事合作。這不僅提高了伊朗的信心,也為其他中東國家提供了一種新的安全合作的可能性。
根據中東媒體的分析,中國空軍的行動,展示了奪取空中和海洋控制權的能力。這無疑給伊朗增添了一層安全保障,尤其是當中國的殲-10C編隊,飛越美軍航母群所在海域時,美軍沒有任何反應。
這說明在技術上,中國空警-500的電子干擾系統確實發揮了作用,讓美軍難以有效追蹤。對于伊朗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秀肌肉的表演,更是一種戰略性的提醒:伊朗還有一個能跟美國相抗衡的朋友。
【“文明之鷹-2025”中埃首次空軍聯合軍演大合照】
此時,阿拉格奇急忙訪華,或許正是想尋求中國在后續談判中的更多支持。他希望中國不僅在外交辭令上給予幫助,還可能希望中方充當新一輪伊核協議的“擔保人”。這可不是隨便講講就行的,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需要中國在中東這一復雜舞臺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執行多方平衡。
當然,中國是否要參與擔保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方面,擔保意味著承擔一定的信譽風險和政治責任;另一方面,這也需要美方的同意。
而對于當前動蕩不安的中東局勢,中國在這里的每一個舉動都必須極為謹慎,以避免被卷入大國博弈的更深漩渦。
回到伊朗自身,內部的博弈同樣激烈。如果伊朗真的走出賣盟友的這一步,不僅會損害它在地區武裝組織中的影響力,還可能直接沖擊伊朗革命衛隊,在整個中東的地位和角色。
【伊朗現總統佩澤希齊揚主張與美對話】
伊朗現政府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打擊國內保守勢力,或許會在短期內獲得一定政治收益,但從長遠來看,這可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在這一場國際政治棋局中,伊朗需要謹慎地掂量自己的籌碼。特朗普政府真的值得依賴嗎?如果伊朗主動解除對地區盟友的支持,那等于把自己的命運置于他人手中,后果不堪設想。
沒有了實質性的籌碼,美國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多,伊朗將被迫步步退讓。這是一場險中求生的賭局,而對于國家未來的賭注,總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