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4月26日長寧區舉辦“非?長有約”版權宣傳周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特別活動。過去一個月都有哪些亮點?一起來看看吧↓
本次活動以版權為核心紐帶,從服務文化傳承、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創新成長三大維度出發,推動非遺保護與版權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版權為文化服務
激活非遺生命力,守護藝術創作
紅十字會文創、帆書非遺文化衫、精衛中心“大象啾啾”玩偶背包……4月26日,在虹橋公園舉辦的主會場活動,集中展示了撕紙非遺作品的版權轉化成果,彰顯版權對非遺生產性保護的賦能作用。同時,全區將建立非遺傳承人版權服務機制,通過上門登記、授權指導等“一條龍”服務,探索非遺作品商業化與公益化轉化的雙軌路徑,讓傳統技藝在版權保護中煥發新生。
4月19日,長寧區002號版權服務點落戶虹橋半島版畫中心,建立藝術家IP庫,規范藝術創作版權鏈條。活動現場還為區文聯及虹橋半島版畫中心藝術家們提供了版權登記培訓及集中版權登記服務。
在版權轉化與確權領域,“299大象啾啾”榮獲“2024年度上海版權優秀項目”稱號,實現從形象IP到文創衍生、公益聯名的全鏈條開發,為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IP商業化探索出可復制的創新路徑。今年,重點推進“大象+非遺”文化聯名,構建兼具療愈價值與傳承使命的新型文化產品矩陣,推動心理健康服務從專業領域走向公共文化空間,通過版權資產運營、跨界資源整合及數字化賦能,打造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范式。
長寧區“掃黃打非”工作辦公室精心組織了三場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宣傳版面展示、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現場咨詢等形式,向公眾普及“掃黃打非”、版權保護、“護苗綠書簽”行動等知識,有效帶動群眾參與“掃黃打非”工作,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共同營造清朗健康的文化環境。
版權為經濟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
活動期間,長寧區版權工作站多措并舉提升區域營商環境。結合長寧區“我是讀書人”千人講座、上海影城IP及新華路街區人氣,工作站開展版權主題宣傳,提升公眾版權意識,營造尊重創新的社會氛圍。
工作站參與長寧直播經濟系列培訓會活動,指導企業合法使用視聽版權,助力區域直播產業健康發展,通過版權服務的精準供給,降低企業法律風險,激發市場活力。
版權為成長服務
賦能創新人才,培育發展沃土
長寧區001號版權(上服T TIME園區)進一步縮短創意到產業的“最后一公里”,面向青年創作者與新興業態,聚焦版權能力建設,為創業者提供覆蓋全年的版權服務,并依托“全國聯合畢設”平臺搭建版權交易橋梁,為“文化研學-設計實踐-產業對接”這一閉環培育模式全程提供版權支撐,助力設計成果轉化。
服務點通過跨界IP的版權運用宣講為區域青春經濟主理人的跨界融合建立一條“護城河”。結合跨界IP的案例、版權保護方案,幫助創業者規避風險、少走彎路,同時高效成長、提升競爭力。
圖片來源于區新電辦
撰稿:陳容超
編輯:史煥煥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