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陳拙。
今天是天才捕手創建的7周年紀念日,我們在京郊租了個四合院,吃烤肉玩桌游↓
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此時此刻,能上線跟你們嘮一些最近發生的事兒。
我感覺我離你們越來越近了。
就在上個月,天才捕手的小伙伴去看牙,被醫生熱情地叫進去了。
醫生問,你社保單位是天才捕手計劃?我太喜歡你們的故事了。那天她就跟《醫院奇聞錄》里厲害的醫生一樣,給小伙伴把牙整得漂漂亮亮。
時間近一點的上周,有一家出版社的編輯主動聯系我,她說跟你們合作有點不太一樣。
我說咋滴不一樣呢?我們創作者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兩只小手捏起鍵盤就是寫。她說:“我平時都是做工作,但是和你們合作,那就是服務于自己的愛好?!?/p>
因為她太喜歡我們的故事了。
她說她媽媽42歲就更年期了,如今自己也到了這個年紀,她雖然有迷茫和恐懼,但內心更渴望去創造。
我沒太聽明白啥意思,半夜一拍大腿,明白了!是說做喜歡的事兒,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可以變年輕,抵抗更年期!難怪我常常覺得自己依然18歲。
在天才捕手陪伴你們7年了,我從一個無神論者,變得相對有信仰——信仰“喜歡故事”這件事。
一個好故事從這里發出,就會讓人成為我的朋友,而朋友會帶來更多朋友。就像上面說的那位出版編輯,當她把我們公眾號的故事轉變成書籍,或許又一天的留言區里,就會出現書友轉來的網友。
這種喜歡是病毒式擴散的,不分男女老幼,老百姓還是大明星,許多你們耳熟能詳的偶像,也和你們看著同一個公眾號。
我和火柴商量,這都第七年了,該和大家伙聊點啥?我想整點掏心窩子的話,告訴你們過去一年走過的路,遇到的困難。但我發現,困難和當下的收獲比起來,是微小的。
很多人說,現在大環境不好,用戶消費越來越理性。我們卻感覺“順”了,今年總有人找到我,幫助我。
好像獲得援手是如此順其自然。
我試圖深思背后的原因,然后跟你們,我的摯愛親朋講講這是如何做到的。
希望在這個人人覺得困難的時候,分享一點點自身的熱量,如果能夠對一些朋友現實生活中的困惑起到幫助,那就更好了。
堅持喜歡
有朋友讓我說說這七年的困難,最難的是什么,我說堅持,他就笑了。
他說你是不是自我PUA了,每天勸自己去堅持,越堅持越不敢放棄?
我想了很久回答他,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喜歡這件事的時刻,并不是我在其中感受到的快樂,反而是遇到困難依然不想放棄的時候。
百度百科上對工作的解釋是:勞動與生產。我想,既然是一整套生產的流程,其中必然會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環節。但那些喜歡的瞬間所積蓄的能量,讓人甘愿走過無數至暗時刻。
就跟《天才捕手》電影開頭那樣——
編輯鉑金斯開始工作,他先幫作者解決收入問題,再翻閱各類文件,太累了,你隔著熒幕都能感覺他被抽空了。就在這個時候,他解決完所有工作,拿起別人丟給他的一本初稿,沃爾夫的《天使,望故鄉》。
他周圍的時間靜止了,只有天色不斷變黑,書的頁面不斷翻動。
他坐最后一班火車回家,他知道自己又遇到了一位心愛的天才。
那一瞬間的畫面,就在觀眾的心里明快起來。
鉑金斯幸運之處在于他不僅自己喜歡好故事,還有其它同樣熱愛故事的伙伴,支撐他,給他力量。
天才捕手電影截圖
他說過,沒有什么比一本書更重要。結果作者對一本好書的執著,比他更甚,兩個人為了修改調整書稿,各自的伴侶都吃醋了。
天才捕手的作者也是一樣的,有人在約會的時候突然打電話給我,說自己想到新思路了。對象罵他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來說:你咋不把電腦帶來呢?!
他說,可惜了,該帶的。
鉑金斯有一個沃爾夫給他支持,而我擁有幾十個,偶爾困擾,經常幸福。
如果想要長期從事某一職業而不厭煩,那你有義務找到好的伙伴,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它。
審視目的
工作里很多朋友會說要完成目標,我也一樣。但今年我把這個習慣改了改。
我開始追問自己,完成一個目標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天才過去總說要更新65年,每天一篇故事,很多讀者不解。我也開玩笑說,從開始干這件事到一個人類達到壽命極限,也就65年。
當初承諾日更的截圖, 現在依然努力在向這個目標實現↓
我追問自己,真正的答案是:連續更新65年,是為了系統性地留存有效信息。
如果你生活在小城市,當地圖書館大多有縣志,能看到某年某月某人科考高中,也有因何事兩村械斗,這片土地發生的血與淚,地理、風俗、人物與文教都可能被記載在里邊。它就是小小的一段歷史。
縣志往往是成體系的。連年累月的記載,才能讓人從中讀到一個地區的變化,為后人留下參考價值。
65年,足夠我和天才的伙伴們,出具一份中國社會劇變時期,各行各業的“職業志”。
這些職業有:警察,醫生,律師、檢察官、法官、消防員與各種小眾職業……
咱們的作者照片墻之一,更多照片正在寄來的路上
這是我們的目的,而不只是作為一家公司,生存65年,每周在新媒體上發布幾篇推送。
這兩年開始,我們和作者們更偏向記錄時代的細節——
法醫不再只調查命案,在這十年里,他們已經掌握了Y庫的技巧,用于尋親。
團圓行動真實照片
司法系統也在找尋更好的保護未成年的方式,比如,給孩子的家長辦一場殘酷話劇。
未成年檢察官組織的話劇
在這個網頁隨時可能失效的時代,我們也盡力為讀者留下更穩定的信息記錄方式——出版。
今年,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系列故事都在籌備出版,4月后,天才會以每月一本紙質書的形式跟你們見面。還有五十多年,那就是五六百本書。
清朝纂刻家汪啟淑就在 《水曹清暇錄》寫過:“頃見《宜興縣志》,始信確有其事。”
這一句話的份量太重了。
我們也想追求遙遠一點的東西,遠到幾百年后,這五六百本書能讓后人們拍著案板說:“頃見《天才捕手》,始信確有其事!”
我還是我
每年年底,天才團隊都會坐在一起,商量今年做的怎么樣,將來應該怎么走。有人提到《邊水往事》影視上線后,外界對我們熱情了,很少人再當面取笑我們的天真了,他們一般偷偷說。
這時另外一個伙伴問:“我們自己覺得有什么變化嗎?”
我們互相看了看,最后大家都說覺得沒變化,大家依然在堅持和創作者記錄每一篇故事,然后帶給你們。無論是被嘲笑,還是被認可,我們要做的事和過去一模一樣。
但大環境不好,我們卻感覺“順”了。
我想背后的原因,不是我們善于隨機應變,而恰恰是因為我們不變。
有一句話特別流行,叫作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要么是十年前,要么是現在。如今7年前種下的天才,已經長大結果,掉落當初種植它的我們期望得到的果實。
果實之一就是,很快我們又有一個故事的影視要上線了。這個果實的成熟,代表我們所一直堅信的,好故事在哪種內容形式里都發光。
樹影迷宮,改編自你們熟悉的“尋兇手記”系列
這一年最好的事兒,就是我還是我,你還是你。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八周年那天,咱們還在這里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