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回超”賽事二十周年,也是昌平區第二輪“回天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回天超級足球聯賽也從回天地區的自發活動,發展成為北京市最具影響力的業余足球賽事之一。4月26日,昌平回天地區足球超級聯賽二十周年嘉年華即將啟幕,未來五個月,來自回天地區的20支隊伍800名球員將在綠茵場上競技角逐,書寫傳承與熱愛。
開幕式上,父子傳承表演賽。昌平區供圖
綠茵老將與孩子同場競技,小“回超”沖勁兒正足
4月26日上午九點,回天體育文化公園的綠茵場上熱鬧非凡,在1400余名市民群眾的見證下,昌平回天地區足球超級聯賽二十周年嘉年華順利開幕。
記者獲悉,“回超”全稱為“回天地區足球超級聯賽”,最初是由社區業主自發組織的業余足球比賽,歷經二十余年發展,現今已成為覆蓋全年齡段、擁有四大品牌賽事的綜合性足球聯賽。本屆“回超”在延續傳統基礎上推出四大核心賽事:“回超”聯賽(成人組)共有20支隊伍800名球員參與,在4月至10月的180場比賽中角逐冠軍;小“回超”聯賽(青少年組)由60支隊伍的800名小球員組成,將在五一、十一假期以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分組競技。
二十年來,回天地區無數居民因足球而結緣,也有無數家庭被足球文化影響。許多父子兵和兄弟球隊的故事成為聯賽的一大亮點,形成父子兩代“老回超”和“小回超”。
開幕式上,最受人關注的不外乎于一場“父子傳承表演賽”。熱場節目結束后,平均年齡45歲左右的“老回超”足球隊與平均年齡15歲的“小回超”展開了同場競技。當自己孩子的身高已經追趕上,甚至超過了父親的肩頭,綠茵老將的體力與拼勁兒是否還能一如往昔?
比賽中,少年們提速拼搶、率先破門,在老爸們腳下傳導的球,似乎總能被孩子們搶斷。大人們則展現出更高程度的默契和配合,但只有把球帶到門前,臨門一腳時才會下意識地收力,在看似腳踝無力的破門時刻,不動聲色地展露來自“老父親的溫柔”。球被守門員穩穩抱住,大人伸出手撫過孩子滿是汗水的額頭,競技體育在拼搶中不做保留,可此刻的綠茵場上涌動著的更多是來自父輩的期望,鼓勵,與激情和文化的傳承。
從足球場到社區,賽事與基層治理緊密聯動
4月26日,除了有精彩的足球表演賽和開幕賽,“回天行動”重點工程項目——回龍觀體育文化中心也化身體育文化互動樂園,舉辦了一系列嘉年華活動,包括“回超二十年歷程展”“回天計劃成果展”“體育嘉年華市集”等,并在活動中面向市民大眾設置足球游戲、親子挑戰賽、文創展銷等互動專區,以體育賽事持續激發回天活力。
傅先生一家剛剛搬來回天地區不久,他說這是自己和家人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地區活動。傅先生表示,最近一兩年也參加過許多業余的足球活動,感覺回天地區的體育文化氛圍更濃,“當足球不再是我們只能從電視上看到的專業賽事,成了真正貼近群眾的運動,確實能感受到這項運動的非凡魅力。”
據介紹,作為“回天行動”計劃推動基層治理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縮影,本屆“回超”聯賽嘉年華不僅是一場足球賽事,更成為社區共建共享的實踐平臺。依托回天地區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領域的跨越式提升,賽事與社區生活緊密聯動,讓“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理念貫穿始終。
同時,得益于林萃路、北清路等主干道貫通,區域擁堵指數下降8.6%,參賽者與觀眾可實現“半小時暢達賽場”。依托“合創家”等社區服務平臺,居民可在線報名活動、預約場館,數字化手段也讓參與更高效。
新京報記者 田杰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張彥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