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進程順利?我外交部發言人出言否認之余,一句話扯下美國政府遮羞布。這還沒完,特朗普前任“心腹”跳出來補刀,揭了特朗普的老底。
經過半月有余的延宕,中美之間的這場貿易戰,已然從短兵相接,過渡到了戰略僵持階段。此前對中方喊打喊殺的特朗普及其麾下政客,如今都換了面孔,爭先恐后地對我們擺出屈膝服軟的姿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最早出動。他在上周接受自家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美之間已經找到了第三國調停。這位商務部長還在特意告訴記者,中美雙方的對話“很和平很柔性。”
這美國商長說得倒是有鼻子有眼。可惜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他在玩虛空造牌的把戲:
中美又沒在外交上脫鉤。互設大使館、互派大使的政策更沒取消。要是真想溝通的話,渠道多得很,何苦搞一個不倫不類的“第三國調停”出來?顯而易見,此番盧特尼克放的是煙霧彈。
相比之下,美財長貝森特的表態倒是誠懇得多。據美國媒體報道,在本周中進行的一場所謂閉門會議上,貝森特親口告訴一眾與會人士:“關稅不可能長時間保持高水平,特朗普總統正在努力緩和與中國的關稅戰”。
不過說起來,既然是所謂“閉門會議”,那整個議程、內容的保密性本應該拉滿的,怎么如今貝森特這番話借著各大媒體之口,傳得人盡皆知了?
很明顯,貝森特是故意的。他想要通過這次講話,刻意營造出一種“中美談判順利”的氛圍,以逃避美方“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現實。
只不過,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我們很快會達成協議,(中美兩國)會在未來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炸裂發言再度證明,美國人到了現在還在嘴硬,沉浸在中國率先服軟的迷夢里,實戰不肯醒來。
到了這時候,在臺下看著美國演了一整場獨角戲的中方也忍不住了。我外交部發言人代表國家出面,用一場簡明扼要的新聞發布會還原真相、以正視聽:
4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對郭嘉昆問及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中美貿易談判”。對于這個問題,我發言人做出了明確回答——
“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是中方回應的前半部分。這番回應直接“打臉”特朗普,徹底否認了外界“中美正在談判”的所有傳聞。
同時,這也是告訴日韓、歐盟等同樣遭遇美國經濟霸凌的國家:中國的態度前所未有地強硬。
另外,這樣表態的高明之處還在于,從根源上杜絕了美國利用“中美貿易談判進行中”的假消息,施壓其他經濟體,逼迫他們屈服的可能。
“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是回應的后半部分。
中方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就得讓美方主動來終結。特朗普所謂“關稅新政”一時抬升一時爽,現在意識到錯誤了?那就帶著誠意,主動來和中國談。
至此,特朗普政治集團的所謂“中美反復拉扯”已經被證實為一廂情愿。這一次,外交部直接把美國政府的遮羞布扒得一干二凈,徹底揭露了他們外強中干的本質。
這還沒完,美國政府本質被扒之后,特朗普還因昔日心腹的一計“神補刀”直接被揭了老底:日前,有著一層“特朗普政府前任駐華大使”身份的美國政客特里·布蘭斯塔德通過一次爆料,將美國政府的底牌乃至接下來的行動抖落得一干二凈:
“美國可能會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以試圖恢復貿易談判,但如果要達成協議,中方也得需要做出回應。”布蘭斯塔德對記者爆料到。
另外布蘭斯塔德還表示,特朗普等著和中國談判已經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按照他的說法,特朗普“每天都在等待中美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說白了就是,特朗普自己也明白,現在主動權已經逐步落到了中方手上。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只剩下苦苦等待。
那么,在美方數次表露談判傾向的前提下,我們會選擇“見好就收”,就坡下驢地和他們達成協議嗎?顯然不可能。
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對于中方來說,讓美國承受一番“單邊經濟霸凌帶來的慘痛反噬”遠比“快速妥協、中美達成交易”更有性價比。故而至少在這個階段,中方沒有短時間內和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的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