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桌旁接受采訪時,還在延續他前幾日的自說自唱,他說中美之間已經在接觸了,并且很快能達成一致。然而,中國商務部的回應卻是:“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此言一出,證明特朗普又是在釋放假消息。但其實,中國在4月20日的確派了一個代表團訪問美國,而且受到了美國3個城市的熱烈歡迎。不過,中國代表團沒有去華盛頓,更沒有去見特朗普。
根據新華社美國得梅因4月25日的消息,2025年4月20日至25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率領的代表團,將訪問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市、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艾奧瓦州的得梅因市,并出席艾奧瓦州的一項重要中美友好紀念活動。
中國代表團訪美釋放啥信號?
楊萬明率領的這個代表團,此次訪問美國3個城市,釋放了重要信號:一方面,這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告訴美國人民:中國不愿意和任何國家打任何形式的戰爭,中國人民始終堅持以和為貴、與人為善。但如果是別人先欺負到我們頭上,我們也不吝嗇各種防御手段。
其實,日前,美國華盛頓召開今年第二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中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已經到會出席,但這兩位都是去參加國際會議的,并不是去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
所以筆者竊以為,中國一方面派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繞開華盛頓去訪問美國的三個城市,另一方面又不去主動和特朗普政府接觸,本質上就是在告訴美國:“你們不是想談判嗎?貿易戰是你們肆意單方挑起的,那你們就要糾正錯誤,要談就拿出談的誠意……”
說白了,中國官方也一直在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不是我們不想談,而是美國一直以“訛詐”、“威脅”的姿態來要挾中國,中國人民是不會屈服的。要談的話,就雙方相互尊重,平等且務實地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
特朗普是不是真想談?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想和中國談判,另一方面不拿出誠意,其實是不可取的。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做過一個精準的預算模型,若特朗普不停止他的關稅政策,那將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這相當于美國每個普通家庭就會多開支3800美元。對于美國眾多底層民眾來說,這是一筆無法承受的損失。這也是為何最近美國各州頻繁有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原因。
在另一個層面,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也因為關稅戰承擔了巨額的損失,英特爾股權大跌,波音公司因為中國拒買他們的飛機損失慘重。就連特朗普的盟友馬斯克也在股市上蒸發1300億美元。
再加上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讓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傳統盟友對他失去了信任,美國的信譽值降到最低。特朗普最近也在想辦法找補,而尋求和中國的貿易談判,則是最重要的補救措施。
所以說,特朗普是真想和中國談判。但是,他并沒有認輸。他仍寄希望于中國能接受他的要挾,在談判中給美國讓利。但中國很明顯不會這么做,不僅現在不會,將來也不可能會。
什么時候開始談
因此,接下來將會出現兩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
第一是特朗普什么時候愿意放低姿態,表示公平務實地和中國談判
第二是特朗普表態之后,中國什么時候開始接受特朗普的談判請求。
筆者認為,針對第一個時間節點,特朗普在訪問歐洲,以及和日韓談判進行第一階段之后,應該會出現。第二個時間節點則不同,中國要等美國的情況再嚴重一些、美國人民和盟友對特朗普的失望和懷疑到達峰值時,才會同意和美國談判。
目前,民主黨的3位前總統已經批評過特朗普,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許多反對特朗普的聲音,歐盟已經開始反制美國,日本也表態不會“選邊戰”,所以,上述“峰值”出現的時間不會太晚,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中國外交部早就表態: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中國此前對美國的反制,完全是出于防御。如果特朗普政府接下來表現出了談判的“誠意”,我相信雙方很快就會回到談判桌前。
在沒有開啟談判之前,中國仍需要提高警惕,并穩住經濟大盤,堅持走自己的經濟路線,中國人民也會始終支持自己的政府。若政府反制威脅,我們傾力支持;若政府公平談判,我們也會理性對待。筆者相信,這場蔓延全球的貿易戰爭,很快就會出現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