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林方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4月25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籌建,福建農林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聯合發起的粵閩桂瓊農林高校新農科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廣州成立。
粵閩桂瓊農林高校新農科教育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
?聯盟匯聚21所高等院校、6家科研院所及3家行業龍頭企業,將聚焦新農科2.0建設,打造區域農林教育“協同創新生態圈”,構建農林高校農科建設新模式。現場,聯盟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未來將重點推進五大任務:打造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品牌,探索建立農科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適配機制,實施教育教學智慧化改革行動,健全科產教融合機制,深化農林教育國際合作。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聯盟理事長薛紅衛表示,聯盟的成立標志著四省區農林高校從“單兵突進”邁向“協同作戰”。未來,聯盟將深化涉農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依托粵閩桂瓊區位優勢,加強成員單位在深海經濟、生物安全、特色農業經濟作物等領域合作,建設一批科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及校所企合作實驗室,組建跨學科團隊攻關熱帶亞熱帶農業“卡脖子”技術,開展區域農科人才需求預測分析等,探索農科專業改革的新方法與新模式,打造現代農業人才培養高地、農業科教創新區。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溫小波介紹,聯盟計劃通過打造一批高階思政關鍵課、建好一批涉農人工智能類專業、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區域新農科人才供需模型、發揮“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中國-東盟農林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國際科教協作組織作用等舉措,力爭3年內形成一批農科教育改革標桿,全面提升農林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姜琳指出,聯盟的成立是推動農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更是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的重要行動,是高等教育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有組織人才培養創新,希望未來在強化協同育人、深化產教融合、拓展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重點發力,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農林教育高地。
現場,華南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項聰從教育數字化轉型、“AI+”賦能學科建設等方面,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思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