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賣港口的事兒咋沒了動靜?
自1月初特朗普上臺后的2025年,對于中國乃至世界可謂多事之秋。4月初,特朗普挑起的“關稅大戰”的風波不僅殃及了中國,也席卷了全球。在此之前的3月份,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將其在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資產,以228億美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BlackRock)。此消息一經傳出,在國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出售清單中巴拿馬運河兩端的那兩個港口,最為引人矚目。該協議原定于2024年4月2日完成交割。然,迄今期限已逾,交易卻遲遲未能落地。更耐人尋味的是,似乎在“關稅大戰”的喧囂聲中,李嘉誠賣港口的事兒竟杳無聲息,沒了動靜,仿若此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巴拿馬運河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位置圖
那么,長江和記與貝萊德財團的協議是否已經終止?李嘉誠還會繼續出售這些港口嗎?這些港口最終結局將如何?
一、長江和記與貝萊德財團的協議是否已經終止?
盡管長江和記與貝萊德財團的協議已逾期失效,但雙方均未聲明宣布終止該項目。然,倘若李嘉誠執意繼續履行與貝萊德財團的協議,由于受到以下兩個“瓶頸”的阻礙,以致其步履維艱:
李嘉誠
1、中國官方的介入
由于這些港口若落入美國貝萊德財團之手,將嚴重損害中國的利益,尤其是巴拿馬的那兩個港口,故中國官方已通過多種形式表明了中國的立場,且以啟動了對長江和記相應調查程序。若李嘉誠仍一意孤行,在調查中長江和記被查出不合規的商業行為或其它劣跡,必將使中長江和在香港的運營遭受重創。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2、多國監管審批的難度
若這個協議得以簽字生效,則意味著亞歐美23個國家43個港口199個碼頭一夜之間成了美國的天下,且引起這些港口所在國的關注和不安。如巴拿馬政府雖未明確加以否決,但并不持積極態度,其擔憂是若貝萊德財團接手,能否確保其國家戰略資產安全。若一旦協議生效,巴拿馬政府很有可能通過延長評估審批時間,使其交割延遲甚至“拖黃”。又如歐盟中德國、荷蘭等國對港口被美國貝萊德財團掌控后,對港口的數據安全和運營權歸屬存在顧慮,故也會拿起監管審批的武器,延遲或阻止該協議的落地。
4月3日,在協議未能簽署失效的第二天,貝萊德集團主席拉里·芬克在談及港口買賣一事,將此稱作"地標式協議",并對各位股東闡述了收購這些港口的巨大戰略意義。從其表態足以察知,貝萊德集團并未因中國官方叫停此交易而鳴金收兵,反倒在持續尋覓機會繼續接洽,謀求轉機。
貝萊德集團主席拉里·芬克
還有傳聞,意大利阿蓬特家族旗下的碼頭投資公司(TiL)將會成為替代貝萊德的新買家,且將接手了除巴拿馬兩港之外的其它港口。但是否屬實,還有待于確認。據悉,TiL與美國資本存在長期合作關系,其股權結構中亦有貝萊德的影子。
另,據長江和記與貝萊德財團簽署的協議規定,若長江和記單方面終止協議,將支付23億美元的違約金。
二、李嘉誠還會繼續出售這些港口嗎?
平心而論,李嘉誠萌生出售這些港口念想之初,或許并無過多政治方面的考量,不過是“在商言商”而已。其初衷在于其看到全球貿易增速放緩,港口運營成本上升,在這些端倪初顯之時,應及時抽身,調整投資方向,向現金流更穩定的基建、電信、新能源等領域轉移。然,其操作的失算主要有二。其一,僅僅從能夠獲取利益最大化以及有助于及時套現的評估角度出發,選擇了美國的貝萊德財團。其二,在決定與貝萊德合作之前,李嘉誠并未與中國政府進行過任何通報或溝通。未曾料到,生意上的順遂,卻致使了政治上的挫敗,并且完完全全地觸怒了中國政府和人民。
李嘉誠
眼下,無論是來自中國民眾輿論的壓力,還是中國政府的介入,達成與貝萊德財團的這筆交易既不現實,成交也無希望。但此事件發生后,并未見長江和記與中國或香港特區政府有任何溝通、交流或磋商的跡象?;蛟S李嘉誠出售這些港口,盡快從已顯敗相的運營中脫身的念頭從未泯滅。或許長江和記仍在與貝萊德進行調整交易結構(如剔除巴拿馬港口)或進行更換交易公司展開磋商?;蛟S李嘉誠會選擇不再進行交易,仍自行運營這些港口。
貝萊德總部大樓
三、這些港口最終結局將如何?
若李嘉誠執意要出售這次打包賣給貝萊德財團的那些港口,將其售予中資企業不失為一種可行之選。其實,自2014年起,李嘉誠就曾與中國民企和國企有所接觸,探討有關收購長江和記名下港口集團40%的股份之事,盡管當時中資企業出價不低,但不知何因卻未能成交。面對巨大壓力和身處困境的李嘉誠,選擇中企或許是最容易實現的采購途徑。盡管當下尚無中資企業表示愿收購李嘉誠欲出售的43個港口,但一旦李嘉誠提出這一訴求,與中企達成共識并簽署收購協議想必并非難事,且既能獲得國內輿論的擁戴,亦會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
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港口全球分布圖
當然,鑒于地處歐洲、澳洲、韓國等地一些港口,若中企購買或引起相關國家抵制,故這些港口可賣給一些中東資本企業。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并未看到長江和記有任何積極與中企聯系商談的跡象。李嘉誠似乎仍對將這些港口出售給國外公司或財團情有獨鐘,盡管買主并非貝萊德財團。倘若此般情況果真發生,不知中國政府是否仍會出面干預并叫停?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爭議將刪除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