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發現沒?4 月 23 號那場航天活動雖說過去三天了,大家還老是刷到全紅嬋跟李寧互動的片段,滿屏幕都是 “李寧伯伯” 這個稱呼,評論區都炸鍋了,都說這哪兒像老總跟冠軍啊,分明就是胡同里爺爺逗孫女玩呢!
活動剛開始,李寧從后臺走出來,老遠就沖全紅嬋晃了晃手,帶著廣東口音的 “小紅,過來!” 跟咱村口大爺喊自家孩子似的。手掌攤開等擊掌時,能看見虎口處淡淡的老繭,那是當年吊單杠磨出來的印記,幾十年沒褪干凈。全紅嬋蹦跶著跑過去,運動鞋在舞臺上蹭出 “吱呀” 一聲,活像個剛放學的初中生,哪兒有半分奧運冠軍的架子?倆人手掌相碰時,李寧的手明顯比她大了兩圈,卻故意放輕了力道,像怕碰碎了什么寶貝。
瞅瞅,62 歲的人了,腰板挺得跟年輕人似的,半點沒上市公司老總的架子,倒像咱小區里天天遛彎的張大爺,見著熟孩子就想逗兩句。全紅嬋也不含糊,往臺上一站跟小炮彈似的,直接吆喝 “今兒我教大家太空健身操”,那架勢,跟在跳臺上說 “我要拿金牌” 時一模一樣,眼睛里都冒光。
教完動作,李寧拿著健身帶愣神的樣子被鏡頭逮個正著。全紅嬋眼尖,幾步跨過去雙手接過來,動作自然得像家里晚輩看見長輩犯難。就這么個小舉動,讓人瞧出這孩子的教養,不是刻意學的禮貌,是打小養成的貼心,像春日里的風,吹得人心里舒坦。
輪到主持人問跳水和航天的共通點,全紅嬋眨巴著眼睛就來金句:“咱跟航天人都在跟地球引力較勁呢,跳臺上的每一跳,可不就跟小火箭發射似的?” 這話一說,臺下掌聲稀里嘩啦。十幾歲的姑娘,能把兩件看似不搭邊的事說得這么有意思,既有孩子的機靈,又藏著對自己事業的琢磨,難怪大家都說這丫頭心里透亮。
真正把氣氛烘起來的,是那句帶著撒嬌味兒的 “李寧伯伯,我想穿航天科技跳水服比賽”。稱呼里的巧思讓人忍不住笑 ——“李總” 太生分,“叔叔” 太客套,“伯伯” 帶著鄰里間的親近,像推開家門就能看見的長輩。李寧當場應下來的爽快勁兒也討喜:“這有啥不行的!” 接著就聊起航天的零誤差、材料創新,像爺爺哄孫女,把大事說得輕松,卻又透著認真。
老粉們都知道,全妹的高情商從來不是 “演” 出來的。以前記者挖坑問 “金牌是不是穩拿”,她眼皮都不眨:“是中國隊穩拿。” 一句話把個人風頭藏進團隊榮譽里,聰明得讓人拍手。當然全妹跟陳芋汐的關系也曾被問過,她說得實在:“我們互相幫襯著,誰拿金牌都是中國隊的,跟自己拿了沒啥兩樣。” 小小年紀,心里裝的是更大的天地,這格局,真難得!
李寧選她當代言人時,好多人沒看懂,放著冠軍不找偏寵亞軍?現在再看,這步棋下得太妙。全紅嬋才十幾歲,像剛破土的小苗,未來有無限可能。李寧品牌那句 “一切皆有可能”,可不就是說給這樣的孩子聽的?他看中的,大概就是這份未經雕琢的真誠,還有藏在骨子里的拼勁兒。
這場活動留下的,不是那些科技名詞,是 “伯伯” 和 “小紅” 之間的互動,是擊掌時的默契,是接健身帶時的貼心,是聊起夢想時的眼睛發亮。體育圈里,老將和新星的相遇不少,但像這樣帶著煙火氣的卻不多。李寧懂得,比起一時的流量,培養一個帶著人間溫度的代言人,更能走進大家心里。全紅嬋也用她的真實,證明了自己擔得起這份偏愛。
現在再看網友的評論,都說李寧這波 “押寶” 押對了:全紅嬋沒架子,像咱身邊的小姑娘;李寧沒派頭,像咱家里的長輩。這樣的互動讓人覺得親切實在,您說,在這個滿是套路的時代,能看見這么真誠的相處,誰能不喜歡呢?
一個是見過無數風浪的老將,把經驗和期待藏在笑容里;一個是帶著初生牛犢勁兒的新星,把夢想和真誠亮在眼神里。這樣的畫面,誰看了心里不暖乎乎的?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難得遇見這么不帶功利的相處,像老茶缸里泡的新茶,滋味醇厚,越品越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