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馬小杰
4月25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濰坊海關促進國家農綜區農食產品擴大出口十條措施相關情況。據悉,濰坊國家農綜區深入開展“開放發展走在前、擔當作為挑大梁”活動,不斷提高“引進來”“走出去”工作水平,奮力打造全國農業開放發展新高地。
聚力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結出豐碩成果。聯合濰坊海關連續出臺45條支持措施,在農產品通關便利化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制度型開放成果。推動山東匠造檢測有限公司與新日本檢定協會簽約,首次實現中日農食產品檢驗檢測第三方結果互認。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累計盤活農村資產資源超272億元,在全國率先實施畜禽活體抵押登記業務。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7項全產業鏈蔬菜標準填補國內空白,蔬菜標準輸出全國27個省區,全國畜禽屠宰質量標準創新中心雞屠宰ISO國際標準實現我國牽頭制訂畜牧業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聚焦國際合作,農業開放走在全國前列。大力度“引進來”,落地建設中國—加納智慧農業產業園、中國—烏拉圭肉牛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園區,引進落戶正大食品(360萬只蛋雞)、日本源清田、德國科樂收、先正達種業等跨國企業項目。高水平“走出去”,創新建設農業服務貿易全球商通中心,做大國際農業服務貿易。涉農產品出口企業發展到1480家,40多家農業企業在境外建設產業園區,涉農產品出口額從2019年的170.3億元增長到294.6億元,年均增長12.1%,連續四年超兩百億元;大蔥、生姜、檸檬酸、拖拉機、禽肉等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
集聚高端資源,農業科技創新全國領先。落地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科院濰坊食品科學與加工技術研究院等“國字號”創新平臺,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繪就全球首張六倍體小麥完整基因組圖譜和西瓜屬超級泛基因組圖譜,濰坊獲評首批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首個全國“區塊鏈+蔬菜”創新應用基地,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6%。拓展產業鏈條,農業融合發展作出示范。蔬菜、畜禽、農機、花卉全產業鏈規模均超千億元,玉米產業集群入選全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名單,蔬菜產銷量、盆栽花規模全國第1,預制菜產業居全國50強第2位。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達70個,“濰坊農品”進入300多個大中城市和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高端市場。
高端展會為媒,持續擴大國內外影響力。先后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云上博覽會、鹽堿地綜合利用國際大會、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中國—東盟數字農業論壇等高規格國際性展會活動,去年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農業部長論壇,農綜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下步,濰坊國家農綜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開放平臺作用,以深入開展“開放發展走在前、擔當作為挑大梁”活動為抓手,大膽創新、銳意進取,用好用活海關一系列支持措施,不斷提高“引進來”“走出去”工作水平,探索形成新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奮力打造全國農業開放發展新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