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記者從青白江區(qū)司法局獲悉,青白江區(qū)司法局清泉、福洪、彌牟司法所聯(lián)合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所,于近日陸續(xù)開展了2025年知識產權宣傳周宣傳活動,把普法攤擺到了菜市場、社區(qū)和廣場,讓社區(qū)居民在街頭巷尾就能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知識,提升法律意識。
在現場,司法所和市場監(jiān)管所的工作人員搭起“普法攤位”,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宣傳手冊發(fā)放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基礎知識。工作人員還結合“康師傅”與“康帥傅”,“雪碧”與“雷碧”等現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如何辨別假冒商品、保護正版權益。
工作人員也希望能通過講解逐步提高大家的知識產權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中來。據統(tǒng)計,本次活動共發(fā)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吸引360余名群眾參與學習,50余位居民現場咨詢。
此外,青白江區(qū)司法局工作人員提醒,有三類知識點要搞清楚。一是,商標不等同于logo。注冊商標受法律全方位保護,擅自使用他人注冊商標可能面臨最高25萬或違法所得5倍罰款。二是,專利分“三檔”。發(fā)明專利保護期限20年,實用新型專利10年,外觀設計專利15年,模仿大牌設計或將面臨高額賠償。三是,版權自動生效。作品完成即享著作權,但電子存證、版權登記能讓維權更有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何良 實習記者 陳恬 圖片 青白江區(qū)司法局 編輯 曾雪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