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方邀請,4月22日至24日,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對中國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在中美關稅戰白熱化這一背景下,阿總統此訪注定不同尋常。
近年來,中國和阿塞拜疆來往密切,中方官員經常出訪阿塞拜疆,阿利耶夫也出席中方舉辦的活動,比如“一帶一路”論壇等,去年的金磚峰會上,阿塞拜疆還主動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可以說大方向上,阿塞拜疆與中方還是很契合的。
阿塞拜疆總統
同樣,阿塞拜疆對于中方也很重要。這里地處歐亞大陸交界處,東臨里海,北接俄羅斯,南鄰伊朗和土耳其,是連接中亞、西亞和歐洲的“十字路口”。
?作為最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阿塞拜疆在一帶一路“中間走廊”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所謂“中間走廊”,是一條繞過俄羅斯、經里海連接中國與歐洲的貿易通道。
具體路線是從中國新疆出發,穿越哈薩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魯吉亞,最終抵達土耳其和歐洲。跟傳統海運比,時間能省三分之一,關鍵還不怕蘇伊士運河堵船或者海盜打劫。去年,中方剛剛推動了聯通中亞的“中吉烏鐵路”的建設,下一個目標,自然是里海邊上的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還是可靠的?能源戰略伙伴。該國石油探明儲量20億噸,天然氣儲量2.55萬億立方米,且資源埋藏淺、品質高。2024年阿塞拜疆宣布擴大對華天然氣出口,兩國能源合作從傳統油氣向綠色能源延伸。這可比走馬六甲海峽安全多了。比亞迪已經與阿方簽署電動客車采購協議,并計劃開展本地化生產。
這種合作既滿足中國能源多元化需求,也幫助阿塞拜疆擺脫對傳統能源出口的依賴。目前,中國已成為阿塞拜疆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機電設備、農業機械等產品占據阿進口市場重要份額。
除此之外,阿塞拜疆也是中國軍工的重要客戶。該國空軍此前已采購“梟龍”戰斗機,并有意引進更多中國制造的無人機和防空系統。這種軍事合作不僅能提升阿塞拜疆的國防能力,也增強了中國在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
同樣,中方與阿塞拜疆關系密切,也于俄羅斯有益。蘇聯解體后,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了數年的沖突。直到2020年,阿塞拜疆通過軍事行動奪回納卡控制權,這場爭端才暫時平息。
但表面的平靜之下暗流涌動。亞美尼亞在納卡沖突中失利后,逐漸向西方靠攏,甚至傳出要退出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的消息。而阿塞拜疆作為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其立場對高加索地區的平衡至關重要。
阿總統阿利耶夫親自進入梟龍戰機體驗
通俗一點理解,阿塞拜疆穩了,亞美尼亞也跳不起來了。只要阿塞拜疆不主動挑起沖突,亞美尼亞就難有作為,整個高加索地區便能維持相對穩定,俄羅斯的南部邊境壓力自然減輕。
對于俄羅斯而言,當前其戰略重心集中在烏克蘭方向,實在無力分心處理高加索事務。中國通過加強與阿塞拜疆的經濟、安全紐帶,既保障了“一帶一路”西線暢通,又間接協助俄羅斯鞏固后方,為其加了一道保險鎖。
在中美關稅戰白熱化的當下,強化與資源國、通道國的合作就是最好的破局之道。通過阿塞拜疆這個支點,咱們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開辟對歐貿易新通道,還能擴大國際朋友圈,這比硬剛關稅戰高明多了。
對比某些國家動不動就制裁威脅,中方的外交策略就像“太極推手”:在阿塞拜疆修光伏電站,既賺了錢又推廣了綠色技術;賣梟龍戰機,既賺外匯又不過度刺激周邊。這種剛柔并濟的手法,任誰都不得不服。
未來,中歐班列會否可借道阿塞拜疆實現“次日達”,里海油氣田會否出現更多中石油身影,中國裝備會否在高加索形成“品牌效應”,這些我們都可以期待一下。
總之,這一次阿塞拜疆總統訪華看似低調,實則暗藏乾坤。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里,中國正用“連接歐亞”破“印太圍堵”,用“共同發展”破“零和博弈”。這種既有戰略定力又有戰術靈活性的打法,才是中國真正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