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美式民主從來不是值得效仿的好榜樣!”
長期以來,美國在國際輿論場上都是一副“民主燈塔”的超然形象,一舉一動都能引得萬眾追隨,美式民主更是被視為文明先進的勛章。
然而,最近的民意調查卻顯示,大多數國家的民眾不再認同美式民主,就連德國、瑞士等美國的盟友國家對美國的看法也在轉向負面。
從一呼百應,萬眾向往,到千夫所指,人人喊打,美國的國際形象,為何會在一夜之間崩盤?
輿論霸權
這一切,都要從美國的輿論霸權說起。
早在19世紀,美國就已經認識到了輿論宣傳的重要性,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政治引入宣傳概念的國家。
對內,兩黨政客都積極通過報紙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謀求選票支持;
對外,美國在1917年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員會,有意識地建構“宣傳—認知”路徑,宣傳美式自由民主原則,通過在挑戰歐洲傳統安全觀的理念有效地擴大了美國影響力。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廣播和電視興起,依舊是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第一個抓住了機會,開創了爐邊談話這一新的政治宣傳模式。
當廣播將羅斯福自信的聲音傳到每一個美國民眾耳中時,人們無不被那句“最大的恐懼來自于恐懼本身”鼓舞。
這場成功的政治宣傳,讓羅斯福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堅定支持,也正是憑借民意支持,羅斯福設想中的以工代賑、勞動保障等絕對不符合資本家意愿的政策才能夠最終得到推行。
羅斯福的這場極為成功的政治公共,更進一步讓美國意識到了輿論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成立了戰爭新聞辦公室、美國之音廣播電臺和戰略情報局,專司輿論攻勢。
冷戰鐵幕的落下,更是將輿論戰向了戰略高度。
對社會主義的恐懼,讓美國資本以異常積極地姿態,配合了美國政府的策略。
那些所謂的獨立性私人媒體,在涉及政府宣傳時卻永遠眾口一詞,向世界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美國夢。
伴隨著美國資本的積極擴張,世界上大多數主流媒體都漸漸被美資控股,國際輿論場上的聲音也越來越眾口一詞。
在那個信息傳播能力有限的時代,媒體報道幾乎是人們對遠方信息的唯一接收方式。
更何況美國憑借技術優勢,利用衛星技術達成了“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報道優勢,將國際突發事件的解釋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的學界也參與進了這場看不見銷煙的戰爭,在資本的資助下,各色智庫以“學術中立”名義發布研究報告,為媒體的宣傳攻勢背書。
強大的輿論攻勢,幫助美國贏得了冷戰的最終勝利,而蘇聯的解體也令美國的聲音徹底在國際輿論場上喪失了對手,進一步強化了美國的輿論霸權。
在冷戰結束之后,美國將那套在與蘇聯的長期輿論對抗中形成的“自由民主對抗極權統治”的范式用于對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思想規訓甚至政治顛覆,不出意外地形成了降維打擊效果。
尤其是美國還引領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美國的互聯網平臺是互聯網的絕對主流,這讓美國的信息壟斷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
當谷歌掌控了全球超90%的搜索引擎市場,Meta公司旗下的社交平臺上每天有超30億活躍用戶,美國便可以得以通過算法推薦機制,將符合美國利益的敘事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植入每一個用戶的腦海。
久而久之,美國“民主燈塔”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美國也得以借此謀求世界領導者的地位。
終遭反噬
美國輿論攻勢能夠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受眾對于幸福美好的向往。
他們利用自身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抓住其他國家的問題站在道德高地上猛烈抨擊,并利用信息不對等優勢,讓人們誤以為美國不存在問題。
但真實的美國并不是輿論當中的地上天國,國內同樣存在眾多問題;美國的國際策略也從不是他們宣傳中那樣基于正義,而是標準的美國優先。
當謊言無法維持的那一天,曾經靠謊言而建立的一切,也都將迎來反噬。
事實上,哪怕在美國的輿論霸權尚且穩固的時候,美國對類似事件的雙重標準,就曾經引起過國際社會的質疑。
不過是美國善用新聞學知識,總會適時創造新的熱點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忽略了這其中的違和之處。
但或許是顏色革命太過成功,讓美國感到飄飄然,自以為能夠操縱人們的思想,他們的宣傳逐漸開始脫離人性的基礎。
在美國一手推動的顏色革命給當地帶去了災難,美國卻一本正經地宣講“雖然他們失去了一切,但得到了自由”時,哪怕美國再怎么試圖將災難性結果的成因,歸咎為當地人的劣根性,理智的人都會開始重新思考美式自由民主是否真的可靠。
此時的美國還能夠憑借在資本、技術上的優勢,繼續維持他們在輿論場上的壟斷地位,但在現實當中,人們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對美國篤信不移。
懷疑的種子已經埋下,只要一根導火索就可能爆發。
在美國的國際輿論霸權還只是剛開始出現一絲微不足道的裂縫時候,美國國內卻已經先一步遭到了美國操縱輿論的反噬。
為了挑動顏色革命,美國在設計互聯網推送機制時,十分熱衷于為用戶構建信息繭房,這種算法并不會因為用戶是美國人就發生變化。
這種信息繭房使導致了美國民眾在政治立場方面日益極化,尤其是在美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情況下,許多民眾本就對現狀不滿,心懷戾氣,更加劇了這種趨勢。
在這一過程中,曾經的美國社會共識正一點點被撕裂,對于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但唯選票是圖的美國政客們,面對日益分裂的美國社會,不但不想辦法去彌合矛盾,反而是推著民眾加速走向極端。
民主黨為迎合他們的選民,大推身份政治,甚至在小學課程中加入LGBTQ+教育,鼓勵民眾更加“自由進步”。
共和黨則高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宣揚美國傳統價值觀,讓那些對“進步主義”不滿的選民態度更加堅決。
隨著美國社會的日益撕裂,美國的政治也日漸混亂,依靠兩黨共識運轉的制度難以運行,社會治理能力每況愈下。
政府的失職失能反過來加劇了民眾的不滿,美國國內局勢陷入了惡性循環。
美國的國家實力,也在這樣的內斗拉扯中不斷被虛耗,最終無法維持對世界的壓倒性優勢。
在美國忙于內耗的同時,中國上下齊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并取得了驕人的成果。
中國的信息技術企業的崛起,打破了美國在互聯網行業的一家獨大,也撕破了美國精心構建的信息繭房。
那些在美國控制之下,絕不會流傳開的不利于美國形象畫面和聲音,通過以TikTok為代表的中國社交平臺傳播,讓世界開始認識一個沒有濾鏡的真實美國。
這個真實的美國與傳統輿論構建的美國截然不同,而那層基于美國宣傳而被披在美國身上的“道德權威光環”也在這種沖突中被侵蝕。
原本,這種侵蝕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畢竟美國的輿論霸權體系相當完善,有專門的網絡輿論控制機制,傳統主流媒體更是幾乎盡在掌握。
但隨著美國國內矛盾的激化,美國左翼利用自身在媒體行業的優勢,將為外宣而構建的輿論機器也用在了內宣上,拿著美國政府的錢攻擊美國右翼勢力。
這引起了美國右翼的強烈不滿,在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后,立刻打著減少浪費的旗號,停止了對這些部門的支持。
甚至,為了論證自己行為的“正當性”,特朗普政府不惜自揭老底,把相關部門花費巨資操控國際輿論的事實對外公開,幫助世界加速認清美國嘴臉。
沒有了以美國政府為主導的虛假信息投放,國際輿論環境驟然為之一清,曾經響徹輿論場的吹捧美國的聲音瞬間降低了調門。
那些曾經為美國輿論霸權服務的所謂“獨立媒體”,不是消聲匿跡,就是破防跳腳,更有甚者開始吹中損美,試圖“惡意討薪”。
特朗普政府出于對美國國力相對衰落的正確認識而試圖加速掠奪強化自身實力,為此不惜動搖美國自己一手建立的國際體系,更是為抨擊者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如此顛覆性的轉變,讓美國精心構建的國際形象瞬間瓦解,越是相信美國的人,越要面臨“神明失格”的沖擊,越容易對美國“粉轉黑”。
就這樣,仿佛是在一夕之間,美國就從人人追捧的地上天國,變成了千夫所指的人間惡鬼,但這一切,都是美國操弄輿論必將面臨的反噬。
參考資料
看看美國的輿論霸權怎么自由落體吧 澎湃新聞
新華時評丨從國際民意看美式霸權的內爆與崩塌 新華社
美國認知安全戰略:建構脈絡、演進特點與影響評估 李艷、崔文龍、桂暢旎 國家安全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