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海軍近日迎來歷史性時刻——首艘國產5000噸級驅逐艦"崔賢"號正式下水,其高達74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引發全球矚目。這艘被西方稱為"手搓版055"的戰艦,火力密度甚至超越我國7000噸級的052D型驅逐艦,堪稱當代海軍裝備史上最極致的"小船扛大炮"案例。
從朝鮮官方發布的高清影像可見,這艘全長140米的戰艦處處透著俄式血統。4面中型相控陣雷達的布局與俄羅斯22350型護衛艦如出一轍,煙囪結構和AK630近防炮的配置更印證了"俄式設計+朝鮮改裝"的混血基因。最令人震撼的是其武器布局:前甲板密集排列44單元垂發系統,艦體中部20單元,甚至不惜犧牲直升機庫空間加裝10個直徑超1米的"巨無霸"垂發單元,形成大中小三型垂發搭配的獨特格局。這種"寸土必爭"的設計,讓5000噸的艦體塞進了比052D多10個的垂發單元。
與我國055型驅逐艦13000噸艦體配112單元垂發的均衡設計相比,朝鮮驅逐艦官兵的生活空間被壓縮到極致,反潛能力因取消機庫而大打折扣,適航性和續航力更是難以兼顧。正如軍事專家所言:"這就像在緊湊型轎車里塞進火箭發射器,雖然火力驚人,但長途駕駛注定是場煎熬。"這種極端設計折射出朝鮮海軍"近海決戰"的作戰思維——不需要遠洋持久作戰,只需在半島周邊形成瞬間火力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該艦三種垂發口徑暗示其武器系統的"拼盤"特性:小口徑或裝載仿俄道爾M近程防空導彈,中口徑可能適配俄制中程防空系統,而直徑超1米的特大型垂發,則被推測用于發射"火星"系列彈道導彈或新型高超音速武器。這種"萬國牌"組合雖缺乏我軍通用垂發的技術美感,卻巧妙規避了單一系統性能不足的缺陷。
金正恩在下水儀式上宣稱這只是海軍現代化的"第一個標志",明言將啟動核潛艇建造計劃。但縱觀全球海軍發展史,真正強國無不追求噸位與火力的平衡。朝鮮這艘"極限堆料"的驅逐艦,既展現了令人驚嘆的軍工韌性,也暴露出基礎工業的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