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來自重慶動物園的兩只大熊貓——“渝寶”和“加悅悅”,攜著巴渝大地的竹香,踏上了江南水鄉的沃土,開展為期五年的科普展示交流合作。在無錫動物園熊貓樂園,經過7天嚴格的隔離檢疫、適應新環境,4月25日,2只大熊貓正式與市民朋友見面。
此次科普展示是無錫動物園與重慶動物園達成的五年期合作項目,旨在通過大熊貓這一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和“傘護種”的科普展示與保護教育,提升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作為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無錫動物園將以“渝寶”和“加悅悅”為核心,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野生動物保護主題宣傳活動。
4月25日上午8:30,在無錫動物園大門口,舉行了熱鬧的“‘熊貓來錫 萌動全城’暨無錫動物園大熊貓科普展示啟動儀式”,大學及中小學的負責人、學生及市民代表、媒體代表等共同參與,無錫動物園負責人現場介紹了大熊貓引進及科普相關情況,學生代表宣讀了《保護大熊貓倡議書》。據悉,大熊貓“渝寶”為雄性,2016年7月11日出生,體格強健,性格溫和;大熊貓“加悅悅”為雌性,2015年10月13日出生,其標志性的超大眼圈極具辨識度,性情溫婉恬靜。
來錫前,重慶動物園對“渝寶”和“加悅悅”進行了健康評估,兩只大熊貓健康狀況良好,各項生理指標正常;來錫后,為確保兩只大熊貓安全適應新環境,無錫動物園聯合重慶動物園組建了跨區域保障團隊,涵蓋了飼養技術人員、獸醫、營養師等。根據相關規定,2只大熊貓抵達無錫動物園后,需接受為期7天的隔離檢疫觀察。期間,專業獸醫團隊對其進行全面健康監測,包括體溫、飲食、體重、行為表現等指標檢測。
重慶派駐的飼養技術人員稱,來錫后兩只大熊貓很快適應了新環境,特別是“渝寶”的適應能力很強,到了新家之后,先是看一看環境,然后就坐下來開始吃竹子了,而“加悅悅”就相對比較謹慎。幾天下來,室內展區、室外展區的豐容設施都受到它們的喜歡,兩只大熊貓顯出比較強的探索欲。
記者了解到,無錫動物園此前曾開展過大熊貓科普展示教育活動,此次對原大熊貓館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場館功能分區。室外展區配置了草地、遮陰的喬木、灌叢、水池、木質棲架、多種豐容玩具、防投喂的玻璃幕墻、防敲打玻璃的綠化隔離帶等;室內展區配置了大熊貓所需的多種豐容設施,配有大功率低噪音空調、新風系統、排風扇、天窗等以確保大熊貓處于通風、采光、溫濕度適宜的環境中,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雙層夾膠玻璃,避免游客參觀時的噪音對大熊貓的干擾。
與此同時,兩只大熊貓的口糧也是“嚴選”。前期,大熊貓營養師專程前往“中國第一竹鄉”安吉和“江南竹海”宜興探訪食材供應地。多種竹子可供大熊貓采食。工人們每天早晨5點上山砍竹子,手腳麻利地取下竹林中最新鮮的帶葉竹枝、竹竿、竹筍,然后裝入冷鏈運輸車,一般中午時分就能送到無錫動物園。
據無錫動物園熊貓專職飼養員介紹,目前兩只大熊貓喜歡吃毛竹葉、苦竹竿,偶爾吃水竹竿,園方根據它們的營養需求提供適量的竹筍。見面首日,專職飼養團隊還為它們親手做了“暖房餐”——用竹筒搭建了三層高的竹子“蛋糕”,輔以新鮮的竹筍和竹葉,還有蘋果和胡蘿卜作為點綴,深受它們的喜歡。
無錫動物園提醒來園市民游客,文明游園:請勿大聲喧嘩、拍打玻璃;請勿開閃光燈拍攝;保持安全距離,不要跨越防護欄;請勿投喂食物和雜物;請勿亂丟垃圾,禁止吸煙。“讓我們大家攜手,一起守護‘熊生幸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校對 王麗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