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活躍的不僅有復蘇的萬物,還有各種花粉、塵螨、漫天飛舞的毛絮絮……怎樣抓住造成過敏的“元兇”?如今又有哪些好辦法對付過敏呢?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走進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過敏診療中心。在這里一撥又一撥的患者傾吐著最美四月天的苦楚,也尋找著繼續熱愛春天的答案。
考驗:最美四月天,“過敏人”的難受無上限
大清早,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門診大樓,熙熙攘攘的患者正等待就診、排隊檢查。記者注意到,位于五樓的過敏診療中心也不例外。
戴著口罩的57歲南京市民老林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掛了過敏診療中心的號。“以前還好,就這幾年開始的。”正向記者吐槽著,老林又沒忍住抽吸幾下鼻子。“總覺得癢癢的,很容易打噴嚏。越來越嚴重搞得人特別難受唉,這才想著來醫院看看。”
如果說老林是過敏中心的“新面孔”,那么三十出頭的魏曉舟反而是過敏的“老江湖”了。“春天對萬物而言是復蘇的時節,但對我來說就是準時準點的渾身過敏報到。”
魏曉舟回憶,被過敏“盯上”可以追溯到少年時期。每當自己相約小伙伴去戶外玩耍,第二天緊接著他就會冒出皮膚瘙癢、紅疹、噴嚏不停、鼻涕不斷種種癥狀。成年工作獨居后,過敏的癥狀依然沒有放過他。加上因為喜愛貓咪養了一只可愛的布偶貓,長毛的“毛孩子”讓本就敏感的魏曉舟過敏癥狀更加“雪上加霜”。
圖源 視覺中國
老林和魏曉舟不過是這個診療中心的縮影。在過敏診療中心記者看到,無論男女老少,皆是受到了各種各樣過敏原的“無差別攻擊”。在“過敏星人”看來,突如其來的狂打噴嚏、狂流鼻涕,此番熟悉的感覺也讓他們知道“春天已經來了”。
換言之,過敏性鼻炎成了比天氣預報更靈敏的“報春信號”。而這樣的感嘆也讓過敏診療中心主任程雷連連點頭。程雷告訴記者,每年春分過后,都能明顯感覺到中心就診患者的攀升。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約有4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3億人患有哮喘。近年來,我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也不斷攀升,目前估計患病人群已超過2億。
點刺:一場皮膚上的“過敏原迷你亂斗”
“醫生說我這種情況需要先查查看過敏原。”老林表示,第一次來醫院正兒八經地看過敏這毛病,他懷疑過“毛絮絮”,懷疑過塵螨,也懷疑過花粉。可誰是“真兇”?醫生告訴老林,可以選擇點刺試驗或直接抽血檢查過敏原。因為前者出結果用時更短,老林果斷選擇了點刺試驗。
過敏診療中心有一間檢查室,兩三位患者正擼起袖子,裸露出左上臂皮膚,展開這場吸入性過敏原的“迷你亂斗”。主管護師唐源熟練地先為他們進行皮膚劃痕測試,排除皮膚劃痕癥的干擾,以確保過敏原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通過測試后,老林的手臂也被貼上了特殊的點刺貼。
記者發現,這兩個巴掌大的點刺貼均勻分布著16個小格,均有特制超細點刺針。唐源介紹,其原理是讓14種包含花粉、塵螨、貓毛狗毛等“嫌疑犯”同時挑戰免疫系統,看誰最先“破防”。同時,設置有陰性格和陽性格用以對照。
“疼是不疼的,但感覺有點癢癢的,像被蚊子叮了一小下,不明顯。”等待反應的時間就像“開盲盒”,在倒計時15分鐘嚴格地靜置后,老林迫不及待地扒拉著自己的胳膊。唐源仔細地拿著游標卡尺進行了測量。令老林感到有些遺憾的是,直徑最大的風團竟是陽性組胺液對照組。也就是說,在皮膚點刺試驗的14種吸入性過敏原中,老林都沒有明顯過敏反應。
“這樣的情況也是常見的,有可能是罕見過敏原。最好的方法只能對癥治療,也就是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比如局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和抗白三烯藥物等。”唐源安慰著老林解釋道。
共處:“過敏”VS“脫敏”,別讓過敏毀了享受春天
“你的春和景明,是我的氯雷他定。”一句網絡熱梗,道出了不少“過敏星人”的心酸。魏曉舟告訴記者,自己這樣的“老過敏人”早已習慣在每年可能要開始過敏前就預防性地吃藥。“很多患者一來就跟我們傾訴,不敢外出不敢踏春賞花。”對此程雷建議,過敏患者還是要盡早治、積極治。“很多老病人都形成習慣了,每年要不就是春分前,要不就是清明前,抗組胺藥物肯定是要用起來的。”
圖源 視覺中國
作為在過敏領域鉆研多年的變態反應學科專家,程雷直言,近些年欣喜地注意到越來越多人意識過敏疾病診治的重要性。2025年2月最新發布的《健康中國戰略之慢性病綜合管理藍皮書(2025年)》中,過敏性疾病被納入八大慢病之一。“早在2022年,為了讓更多受到過敏摧殘的患者能夠得到一站式診療服務,江蘇省人民醫院就正式成立過敏診療中心,整合耳鼻咽喉科、呼吸內科、皮膚科、兒科等專家資源形成聯合門診,通過創新性的平行交叉排班,讓每位患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專科和專家。”程雷介紹。
也就是從那時起,魏曉舟成了過敏中心的“常客”。“誰不想在風和日麗的春天出去走走看看呢,我還這么年輕,不能讓過敏毀了享受春天!”在測完是花粉過敏后,魏曉舟幾年來先后積極嘗試了藥物治療、脫敏治療。
據了解,脫敏也就是過敏原特異性的免疫治療,是一種對因治療的方法。通過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兩種方式給予患者逐步增加劑量的過敏原提取物,誘導機體免疫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觸相應過敏原時癥狀會明顯減輕,甚或不產生臨床癥狀。“脫敏其實就是人為攝入高濃度過敏原嘛,一開始我也有些擔心會反應大,沒想到幾次治療后感覺還不錯,說實話今年的癥狀也沒那么明顯了!非常期待真正產生耐受的那一天,我可以不過敏地回歸到自然界。”魏曉舟信心滿滿地說。
與此同時程雷告訴記者,最近對抗過敏也有了些新動向。比如生物制劑也就是所謂的單克隆抗體的出現和應用,使常規藥物控制不住、臨床表現嚴重的患者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專家強調,對抗過敏從來就不是一場“單打獨斗”。“隨著大家對于過敏性疾病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相信我們的診療水平也會持續提升。通過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和患者教育,‘四位一體’齊頭并進,幫助更多患者應對過敏性疾病頑疾。”
【過敏小課堂】為啥好好的人突然就過敏了?這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過敏,在學術上更為專業的名稱叫變態反應。程雷主任詳細地介紹,變態反應又可以分成四個類型,最常見的是第一型即由IgE免疫球蛋白介導的超敏反應。“IgE增高的人當然容易發生過敏,但不是所有的人馬上就會出現過敏,我想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專家介紹,人在過敏原中慢慢暴露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進一步激活炎癥細胞,導致了臨床癥狀的產生。
也就是說,“過敏”其實可細分為致敏階段和效應階段。致敏階段意味著身體處在過敏狀態了,但不一定有癥狀;而效應階段則是指臨床癥狀突然暴發。“有的人感覺我昨天還沒癥狀,今天怎么一早起來就難受,我想可以用這個原因來解釋。”
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患者感受到:過敏原暴露中反而不過敏了,這又是何原因?對此專家解釋,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高濃度的過敏原暴露反而產生免疫耐受,但與機體免疫機制相關,大多數人達不到這樣的狀態,仍需要通過科學規范的治療與過敏“戰斗”。
“除了塵螨、風媒花粉,這些年過敏原也有了新變化。比如飼養寵物的人特別多,這就導致房間里寵物毛發、皮屑濃度特別高。以貓毛過敏為例,發病率對比十年前翻了兩番。”程雷主任再次提醒,過敏不容小覷,不但可能引起過敏性鼻炎還會引起哮喘,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王麗麗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