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次“虛空造牌”施壓中方未果的特朗普,終究要面對關稅過高的現實。這一次,輪到美國財長出馬,親自搬來臺階“先下為敬”。
“特朗普總統與中國的關稅戰,將在不久之后迎來降級與緩和。”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一場閉門會議中對外宣稱道。此言一出,震蕩已久的美股“突然”來了精神,難得一見地展現出全面上揚的姿態。
綜合市場反應來看,貝森特主導的這場所謂閉門會議根本有名無實。甚至從底層邏輯角度講,他這是在替美國找臺階下。那么,為何僅憑美股短暫上揚的現象,就能得出這一結論?
一方面,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閉門會議,那具體內容也好,貝森特本人在會議上的一言一行也罷,都應該是被保密的吧。如今貝森特的發言被傳得人盡皆知,這就說明:
所謂閉門會議根本就是個幌子,貝森特乃至美國政府的的真正目的,就是透過這番發言不著痕跡地向關稅戰中的對手示弱。
另一方面,單從所謂閉門會議中“泄露”出來的信息來看,貝森特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為美國即將到來的“服軟”找借口。
比如在他在會上對與會人員宣稱,中方也無法接受如此之高的匯率,他們也在積極與白宮進行交流,企圖緩和局面。
但實際上呢,自從特朗普掀起對華關稅戰以來,中方自始至今不曾“主動打過白宮電話”這一點,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
換句話說就是,這貝森特是在捏造中方妥協的假象,好讓美國輿論能夠接受特朗普政府已經“認慫”的事實。
再比如說,白宮新聞發言人在當天晚些時候對貝森特的言論做出評價時,只留下了一句“(美國)正在為與中國達成協議做好準備,而且一切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之后便不再多談。
也就是說“中美互降關稅”這事兒屬于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所謂關稅降級云云,都是貝森特的一廂情愿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就在一周之前這貝森特還在公開場合大言不慚地宣稱:“中國對美加征關稅等一系列反制措施,恰恰說明他們已經踏入總統精心布置的陷阱”來著。這怎么沒幾天,身為財長的他突然換了口風?
這里邊的原因也很簡單:經過一番鏖戰之后美國突然發現,在這場關稅戰中,他們已經沒牌可打了:
美國原以為自己仗著“世界最大消費國”這個身份可以在外貿方面為所欲為,只要加征關稅,中方就會像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服軟,上趕著跟美國談條件。然而事實證明,這是徹徹底底的戰略誤判,特朗普完全低估了中國打贏這場關稅戰的決心與能力。
比如大豆貿易。關稅戰正式開打之前,美國滿以為可以在大豆、牛肉進出口領域拿捏我們,逼迫中方就范。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關稅戰確實剛剛開打,但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可是自2016年就持續至今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可能留下這么大一個把柄任人拿捏?
如今,在“持續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指導思想的影響下,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再比如液化天然氣貿易領域。中國不僅不怕美國斷供,甚至這一次,是中國主動停止了對美液化天然氣進口。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中方單方面停止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時間,已經累計至三個月時間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航空產業。中方前些時日“暫停進口美國產飛機及其零部件”政令推出,也是我們借著這次機會“就坡下驢”先手主動完成與美脫鉤的表現。
綜上所述,對于中方來說,這次關稅戰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固然有,但早就為中美脫鉤做好準備的我們,應對得游刃有余。
而手里沒牌可打,又發現自己承受不住關稅戰負面影響的美國,自然是頂不住消耗,率先示弱的那個。由此看來,美國財長親自出面找臺階給自己下的行為雖然“丟臉”了些,但也是合情合理的。
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看,既然這臺階已經搭好,我們能不能也順勢退一步,進而結束這場關稅鬧劇呢?畢竟中方也多次強調了“關稅戰沒有贏家”的觀點。不過現階段來看,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因為我們在關稅戰中的一系列行動證明,中方已經認識到特朗普政府的“無賴”屬性:這樣一個朝令夕改當做家常便飯的政府,它的所有承諾都是不可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