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空調,格力造!”
過去二十多年,只要提到空調,十個有九個會想到格力、
連董事長都放話:格力空調未來10年內老大的地位不會被撼動。
可現在,這話可能要收回了。
曾經“不起眼”的老對手,靠著一天賣出10個億的業績,悄悄把格力從第一的寶座上拉了下來。
到底是誰在背后默默完成了這場漂亮的逆襲?
格力空調也確實憑實力說話,連續24年穩居國內市場第一。
然而在中國家電市場風云變幻的今天,格力的霸主地位被改寫。
美的,已悄然完成了超越。
這場國產品牌之間的較量,不只是市場份額的競爭,更是一次技術與戰略的對決。
回顧格力的發展歷程,離不開一位關鍵人物——董明珠。
她在1990年加入格力的前身——珠海海利空調器廠,從一線銷售員做起。
憑借出色的銷售成績,迅速脫穎而出。
1992年,她個人的銷售額就達到1600萬元,占到公司總銷售的八分之一。
隨后幾年,格力經歷了一場內部動蕩。
許多高管離職,企業陷入管理混亂。
面對困境,董明珠主動承擔責任,逐步恢復公司秩序,并在2001年被任命為總經理。
面對外企高薪挖角,董明珠堅持留下,誓言要把本土企業做強做大。
她不斷加強企業管理、推進技術研發,力求讓格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上風。
2007年,她升任格力電器總裁;2012年,又正式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開啟“董明珠時代”。
她提出“掌握核心科技”的理念,帶領格力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體系。
自主研發壓縮機、控制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使格力逐漸從一個代加工廠成長為擁有自主技術的空調巨頭。
然而,市場不會一直停留在原地。在格力逐步完善自身體系的同時,美的也在默默蓄力。
美的早在1996年就開始重視自主研發,多年來累計專利超過700項,并建立起完整的研發體系。
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同樣是中國家電行業的重要人物。
他意識到,光靠模仿和代工不足以支撐企業走得更遠。
于是美的一邊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一邊推出質量可靠、價格更親民的產品,逐漸獲得市場青睞。
特別是在空調領域,美的以價格優勢打開市場,逐步擴大市占率。
在用戶越來越重視性價比的今天,這一策略收到了明顯成效。
進入2025年,美的高歌猛進。
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美的在2024年營收再度增長,空調業務全球市占率首次超過格力,正式登頂國內外多個核心市場。
與此同時,格力雖穩住了基本盤,但增長幅度明顯趨緩,業內分析普遍認為美的優勢已逐步擴大。
這一最新成績,也意味著“格力空調10年霸主不倒”的預言,如今已被徹底改寫。
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格力多年來的領先地位,也意味著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
格力空調雖然在技術方面始終保持領先,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就是價格偏高。在主打中高端市場的同時,格力與美的等品牌在價格方面的差距日益明顯。
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發現美的的同類產品不僅性能接近,價格卻更具優勢。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種性價比的差異往往成為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
格力長期以來偏重于線下渠道,雖然在實體店和工程項目中表現強勁,但線上銷售啟動較晚。
在電商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格力錯失了第一波紅利。
直到近年,格力才開始嘗試直播帶貨、電商直銷等新渠道。
雖取得一定成績,但相比美的的成熟體系,仍有差距。
美的不僅僅是在空調領域發力,更是在家電的多個品類實現“開花結果”。
從冰箱、洗衣機,到廚房小電、美居系統,美的構建了完整的產品生態鏈。
更重要的是,美的在智能家居、新能源、工業自動化等新興領域不斷投入。
其子公司庫卡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已經具備一定影響力,這讓美的的技術邊界不斷延伸。
美的在定價策略上也非常靈活,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推出多款不同價位、功能各異的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面對壓力,格力也在積極尋求突破。
一方面,加大對線上渠道的投入,組建自己的電商團隊,并開展直播等新型營銷方式。
另一方面,繼續深耕核心技術。
近年來,格力加快了對芯片、壓縮機等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同時涉足智能家電、新能源等新領域。
董明珠始終認為,企業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
正是這份堅持,才使得格力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依然保持穩健運營。
雖然格力和美的之間競爭激烈,但從長遠看,這種你追我趕的局面對整個中國制造業是件好事。
一方面,它激發企業持續創新,不斷優化產品與服務。
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受益,可以用更合適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國產家電。
如今的市場格局,不再是一家獨大的時代。
而是多個實力品牌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美的在多個品類繼續領先,其中空調、冰箱和智能家居領域增長最為迅猛。
格力也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方面持續發力,推出多項新產品和技術布局,試圖奪回市場主動權。
兩強之爭,進入了技術深水區與品牌再升級的新階段。
格力依然是空調領域的重要力量,而美的則憑借多元化戰略占據更多市場機會。
這場關于空調的“較量”,本質上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只有不斷創新,持續優化,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的的崛起,是技術、成本與戰略的綜合勝利;
格力的堅守,則代表著品牌精神與品質信仰。
在未來的市場上,這兩個品牌還將繼續交鋒,也將共同推動中國制造向更高水平邁進。
國產品牌的崛起,不只是企業的勝利,更是國家制造業整體水平提升的體現。
在這樣的競爭中,沒有失敗者,只有不斷進步的中國力量。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每日經濟新聞:2017年05月19日《董明珠股東大會放言:格力空調未來10年老大地位不會被撼動》
新浪財經:2024-02-27《從領先到被超越,老牌家電一哥格力電器何去何從?》
中國經濟新聞網:2024-03-05《銷量持續領先!美的空調是如何“打動”市場的?》
新浪財經:2024-04-30《去年營收達3737億,美的集團二次遞表沖擊港股IPO》
華商網:2025-04-03《美的空調連續多年市場銷量居行業頭部梯隊行列》
華商網:2025-04-09《技術、產品、服務“三板斧” 美的中央空調市場銷量火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