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建國初期毅然回國的兩彈元勛難道也是“間諜”嗎?
科研成功后隱姓埋名幾十年的朱光亞對祖國科研事業就沒有貢獻嗎?
董明珠一竿子打死所有“海歸派”,說這些人有間諜的言論真的合理嗎?
那些一心為國的留學生就這樣被剝奪了上崗的機會,未免也太冤枉了吧!
毅然決然回國的錢學森
4月23日董明珠在格力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關于格力這個企業不會聘請海歸這一言論引發不小的爭議。
她說,“海歸派”人才有間諜,這樣的論引起多數留學歸來投入報效祖國事業懷抱的高科技人才一致的反對。
不僅僅是現在的留學歸來的高科技人才提出董明珠這番言論存在歧義。
縱觀我國近代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不在少數,首先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錢學森作為我國杰出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錢學森出國深造回國做出的科研成果直接讓祖國在國際上挺直了腰板,科技的強大帶來了更多的話語權。
可是早年錢學森就出國求學近20年,并且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錢學森也是毅然決然回到祖國。
可是錢學森的回國之路并不輕松,1950年錢學森準備回到祖國參與科學研究的時候,被美國海軍相關部門以莫須有的罪名非法拘留了15天。
并且在隨后的5年時間里,長時間非法軟禁,即便是在艱苦的環境下,錢學森都沒有放棄繼續進行科學研究。
直到1955年,周恩來總理想辦法,用11名戰俘才換回了錢學森,1955年的10月份,錢學森才回到祖國。
隨后,錢學森全心全意投入到建設祖國的事業中。
相比錢學森,鄧稼先和朱光亞1950年的回國之路就沒有受到太多阻撓。
并且鄧稼先的導師勸阻他時,說中國當時就連一臺加速器都沒有,可是鄧稼先卻回答自己的導師:“我的祖國需要我”。
朱光亞也是毅然回國,表示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人,不僅低調參與科研事業,成功之后更是隱姓埋名生活幾十年。
能在參與了祖國重大的科學實驗后,隱姓埋名幾十年不求任何虛名,這些低調的科學家難道是董明珠口中所謂的間諜嗎?
現代醫學博士的歸國路
創辦西湖大學并且擔任校長的施一公,在2008年放棄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回到祖國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一職。
施一公的歸來,不僅僅為國家帶回了更先進的科研方式,還能繼續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科研人才,并且帶領自己的團隊,為國內的抗癌事業添磚加瓦。
包括施一公的得意門生,顏寧,同年跟隨施一公一起赴美留學,并在2022年回國擔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
在醫學類科研領域,不僅出國深造,把先進的科研方法帶回國內,不斷推動醫學研究的改革和創新,為我國國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不同于施一公的留學經歷,顏寧實現了科研領域的流動性,逐漸將科學家全球化的新趨勢落實到實處。
而顏寧的方針不同的點在于,反復出國進修,再回到國內,把優秀的科研技術帶回來進而帶領國內科學家走向一個新高度。
顏寧的個人經歷同樣可以給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帶來新的思路,科學研究不僅僅需要智慧,還需要打破陳舊思想,打破常規的魄力。
才能帶領自身企業走向更高的臺階。
網友熱議
董明珠的言論讓很多網友熱烈討論著,大家的顧慮也分成了兩種聲音,
其中主張當初祖國剛剛建國,經歷了大浪淘沙,烈火焚金的考驗,現在的歸國留學生呢?這不能相提并論。
也有網友表示,以前的留學生和現在的留學生從價值觀上就沒有辦法比較,前者為了救國為民可以不計較任何個人的得失。
后者更加看重自身的得失,并且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禍國分子,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比較的。
當年國家一窮二白,有面對那么多外敵欺辱,老一輩出國留學,學成歸來是為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在國內的就業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保不準“海歸派”就是看中了國內的好形勢才回來想要分一杯羹,是否真的為報效祖國真的不好說。
一部分網友表示,為了國家的安全,科學技術安全,自己個人非常支持董明珠,并且建議涉及到國家涉密崗位,一定要慎重使用留學生!
而且還引用了一位偉人的名言:被敵人反對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敵人不反對,說明你和敵人是一個陣營,敵人反對你,正好說明你們不是同一種人。
董明珠也沒有說海歸派全部是,只是部分而已,作為企業沒有那么多能力去鑒別,所以才完全不用留學生罷了。
另外一部分網友則認為,格力早期不過是“鄉鎮企業”,早期也是靠著買國外專利。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還是需要抱著謙虛的學習心態。
從目前董明珠的言論來看,她現在有些驕傲自滿之態,建議她不要固步自封。
但是作為企業家肯定比普通人要強,但是和國家的戰略目光相比,已經落后很多了,如果再跟不上步伐,肯定有更多的企業超過格力。
不過大多數網友還是表示這本來就是市場行為,空調行業本來就沒怎么聽說國外有多厲害,并且本來也就不缺“國際人才”。
董明珠這么敢講肯定是有原因,雖然有一竿子打死所有人的意思,但還是直接從源頭切斷比較好。
至于現在一直抱怨的一批人,還是需要國內多一些需要海歸留學生的企業,留學生的就業市場才會擴大。
結語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用人標準,如果國外確實有行業做的比國內強很多,那么出國進修后反哺國內科研的科學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用人標準需要根據專業來判定,大家認為呢?
信源:抖音--2025年4月23日--第一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