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600萬粉絲的網紅“迅猛龍特雷莎”考上了復旦。4月25日,記者登錄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網,在2025年擬錄取碩士研究生名單公示表格中,發現了一位名叫許某鎣的考生,筆試成績223分。復旦管理學院MBA項目相關人士表示,自己不知道考生的個人情況,但不管是不是網紅,“所有考生都是同一個標準,公平公正地考進來的”。
(4月26日紅星新聞)
擁有 600 萬粉絲的網紅“迅猛龍特雷莎”考上了復旦。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教育公平與網紅身份的熱議。其實,真正的本質是“網紅考上了復旦”,而不是“復旦錄取了網紅”。正如復旦方面的回復一樣:不管是不是網紅,所有考生都是同一個標準,公平公正地考進來的。
此前,就有過類似的“網紅考上了博士”“網紅考上了碩士”“網紅考上了名校”之類的案例。每一次遇到此類案例,都會引發質疑:一個名校為何會錄取網紅,難道名校也想跟著蹭流量?其實,答案是否定的,高校錄取的不是“網紅的身份”而是“考生的水平”。何必把“網紅考上名校”非說成“名校錄取了網紅”?
在一些人的心里,還是對“紅網”有歧視的感覺:不就是個直播唱歌的嗎?不就是個直播跳舞的嗎?不就是個直播賣貨的嗎?不過,我們忽視了一點,不是所有的網紅都不學無術,不是所有的網紅都只是靠著“顏值”出位的。很多網紅是有真才實學的。除了顏值,很多網紅在心智、才能上也必有過人之處,只不過這些過人之處沒被看到,或者故意看不到。比如,董宇輝是網紅,比如張雪峰是網紅,但是他們靠的是真才實學。
道理是一樣的,很多網紅,他們的直播不過是一種工作,這種工作和平時的工作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崗位不同。我們能坦然接受“保安考上某某學校”“農民考上某某學校”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之所以有區別,而是“眼里的歧視”。
網紅,作為當下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往往被打上娛樂化、商業化的標簽。然而,“迅猛龍特雷莎”能夠憑借自身的努力在學業上取得成就,成功考入復旦大學,她用實際行動證明,網紅并非只是靠顏值或博眼球的內容博出位,背后也可以有著對知識的追求和對自我提升的渴望,在不同的領域也能實現人生價值。
復旦大學作為國內頂尖高校,在研究生招生過程中,有著嚴格的選拔標準和程序。考生許某鎣無論其網紅身份如何,都要經過筆試、面試等一系列環節,憑借自身的實力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一過程體現了高校對學術質量和人才選拔的堅守,表明高校不會因考生的身份而區別對待。
教育的本質在于公平競爭、為有潛力的個體提供發展的平臺。網紅身份或許會帶來一定的關注度和話題性,但在學術的殿堂前,它不應成為決定因素。每一位考生都應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去爭取機會,高校也應堅守招生原則,確保招錄過程的公正透明。
是“復旦錄取了網紅”,更是“網紅考上了復旦”,何必把“網紅考上復旦”非說成“復旦錄取了網紅”?該關注的是“網紅的努力”而不是“復旦的錄取”。每個愿意“逆天改命”的人都值得敬畏,不論是不是網紅!從這個角度而言,網紅能夠在“事業有成”的時候,依然追崇“學業也有成”何嘗不是美好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