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蛇以其獨特的生物特性與神秘氣質,在人類文化長河中被賦予了豐富多樣的象征意義與文化解讀。2025年是乙巳蛇年,為展現蛇文化的多重魅力,3月至4月,“靈蛇織韻——蛇文化主題展”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二樓展廳展出,帶領少兒讀者解碼靈蛇在矛盾與共生中凝練的生存哲學,領略其別具一格的文化底色與深厚內涵。
“靈蛇織韻——蛇文化主題展”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德路分館(少兒部)展廳展出
展覽以蛇的多重象征為線索,縱向梳理蛇自遠古圖騰崇拜至現代文學藝術、醫學實踐的演變軌跡,橫向剖析蛇形象在不同時代的認知變遷與人蛇關系的發展脈絡,多方位呈現蛇文化的厚重底蘊。觀展讀者帶著對蛇的好奇,跟隨圖文展覽,逐步揭開蛇的神秘面紗:在這里,蛇既是令人敬畏的危險生物,也是承載古老信仰的神圣圖騰;既是文學藝術創作中的靈動符號,更是與人類命運交織的共生伙伴。展覽還結合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展示蛇類在生態、仿生等領域的特殊貢獻,打破人們對蛇的固有認知,引導大家以更立體、更全面的視角重新認識這一獨特生物。
為深化觀展體驗,展覽期間,小雛鷹文化志愿服務隊的展覽小講解員以蛇的矛盾共生形象為切入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讀者們深度解析“蛇行天下”的生存智慧,為蛇文化主題展注入鮮活的生命力。此外,專為少兒讀者設計的“閱讀顯眼包”活動,結合創意十足的“靈蛇閱章”互動,將展覽觀賞、延伸閱讀、文化體驗與趣味印章巧妙融合,為讀者們帶來別開生面的蛇文化探索之旅。
觀展者跟隨展覽小講解員深入了解蛇文化的內涵。
“靈蛇織韻——蛇文化主題展”從歷史、民俗、藝術、科學等多個維度,引導少年兒童從蛇的特質推及萬物規律,洞悉蛇與人類生活的深層關聯,挖掘其多元價值,激發傳統文化閱讀的興趣,促進辯證思維養成與文化素養提升。
小讀者體驗“靈蛇閱章”展覽延伸活動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何夢怡 通訊員 張彥汝 黃曼華 黃曼華 苗苗
圖片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