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25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 與上一屆增選相比,本屆兩院院士增選名額均出現上調,上限均達100,備受關注。南都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辦公廳同日印發通知,啟動全國性學術團體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該通知強調,要嚴格遵守《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十不準”》,確保推選工作公平公正,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維護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
《通知》要求,各全國性學術團體要樹立鮮明的推選工作導向,堅持優先國家需要、優選頂尖人才、優化人選結構,堅持減少科技工作者負擔、減少對科技界的擾動、減少推選工作成本,堅持嚴把選拔標準、嚴格評審程序、嚴肅評審紀律,突出科學家精神和學術道德,堅決破除“四唯”,打破論資排輩,不以“帽子”評判人才。
“十不準”明確,全國性學術團體嚴格按照推選程序組織推選,不準開展可能影響或干擾推選工作的任何活動;全國性學術團體不準將因品德失范、學術不端和違反科技倫理等問題受到處理的人員,以及因違紀違法等問題受到處理且尚在影響期內或發生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人員作為院士候選人。
“十不準”還對候選人、候選人單位提出明確要求。候選人、候選人單位不準以直接或間接、明示或暗示、委托他人等方式,開展請托、游說、拉票、助選、賄選、打探推選信息等活動;候選人不準以匯報、請教、征求意見等名義拜訪全國性學術團體、專家等有關單位和人員,為推薦(提名)進行活動。
在候選人材料方面,“十不準”規定,候選人應保證材料真實性,不準有弄虛作假、侵占他人學術成果等行為。同時,候選人所報材料不準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及重要敏感事項。
對于參與推薦(提名)的專家,“十不準”也提出明確要求。例如,專家應堅決抵制各種干擾推選、搞公關、拉選票等不當行為,不帶個人、部門、行業的偏見,客觀公正地做好推薦(提名)工作。不準收受候選人及其單位贈送的禮品、禮金,不得違反規定私下接觸候選人,進行不當交往、利益交換,不得參加可能影響推薦(提名)公正性的活動。此外,專家應嚴格執行回避制度,不準有應回避不回避行為。
“十不準”對相關人員也作出明確規定。所有相關人員不準以任何形式為候選人說情打招呼,不準透露任何相關保密信息。所有相關人員不準收受候選人及其單位贈送的禮品、禮金,不得泄露專家信息以及對候選人的討論、評價、投訴及調查處理意見、表決結果等方面的情況。
中國科協明確,如有違反上述要求的,視情節給予全國性學術團體約談、當次推選無效、取消1-3次推選資格等處理;給予候選人提醒、取消候選人資格、永久不再通過學術團體推選等處理;給予專家提醒、取消當次專家資格、永久不再邀請參加學術團體推選等處理;對中國科協工作人員,由紀檢監察機關嚴肅處理;對非中國科協工作人員,交由其人事主管部門(單位)做出相應處理或處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