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財長會落幕,獨獨中美財長沒談成。與此同時,特朗普親口表態稱,可以取消對華關稅,但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么,中美財長為何沒有會面?特朗普又提出什么取消關稅條件?
當地時間4月24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美國華盛頓落下帷幕。據報道,在為期兩天的討論中,與會國家代表就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國際金融架構以及推動非洲經濟增長等議題交換了意見,并對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導致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發出警告。G20輪值主席國南非財長在會后直言,“否定保護主義和支持多邊貿易體系得到了各國廣泛接受。”
在“對等關稅”政策造成的市場震蕩還在繼續的情況下,此次G20財長會聚焦關稅問題,尋求構建更加公平、公開、自由的貿易體系,并不讓人意外。不過,有一件事倒是出乎了美國預料,那就是美方期待已久的中美高層會晤,并沒有在G20會議期間舉行。
報道稱,美財長貝森特曾對這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寄予厚望”,稱自己可能與中方高層舉行會晤。然而事實是,出席會議的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分別同G20主席國南非財長戈東瓜納、歐盟委員會經濟與生產力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等多位政要舉行雙邊會見或交流,卻唯獨“漏下”了貝森特。
這對在G20財長會召開前夕,主動談及“大幅下調”對華關稅稅率可能性的特朗普政府來說,中美財長沒談成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因為近半個月以來,美方一直聲稱中美正在進行關稅磋商,且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周時間內達成貿易協議。如今,中方連財長會晤的機會都沒給美方,足以證明特朗普政府自以為的“讓步”,既沒能讓中方滿意,也沒有讓本輪關稅戰告一段落。
中方希望美方明白,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態度是一貫的,即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美方如果還想促成中美財長甚至更高層級對話,就應該停止威脅訛詐,回歸平等、尊重、互惠的磋商基礎。不過,美方似乎并沒有聽進去。當地時間25日,特朗普告訴記者,美方可以取消對華關稅,但前提是中方能夠給予美方一些實質性的好處,比如對美開放中國市場。
從承諾不會繼續上調對華關稅,到主動談及下調關稅的可能性,再到如今給出取消關稅的具體“條件”,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的態度,是呈明顯軟化趨勢的,只不過這種軟化并非沒有條件,而是暗含了美方必須在中美經貿往來中“占據上風”。
據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擬簡化關稅談判路線圖,并以此為模板開展“對等關稅”談判,這些談判類別包括關稅和配額;非關稅貿易壁壘;產品原產地規則等多項內容。有分析認為,無論是對中美關稅談判持樂觀態度,還是對外放出中美領導人已經通話的消息,其實都是特朗普政府用以對華施壓,迫使中方加速磋商進程的一種手段。
不過,美方開出的條件,中方顯然不會輕易答應。因為如今的美國政府并沒有放棄“對等關稅”戰略,也沒有放棄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打壓,中美關稅磋商更是尚未回歸正軌。換言之,在商討下調關稅的具體方案前,美方應該做的是及時糾錯,停止這一破壞全球市場穩定的單邊霸凌行為,而不是繼續以此為籌碼逼迫中方讓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