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管用,需要大腦理性中心——主要是前額葉——發揮作用。
潛臺詞是:只要有道理,對我有利,我就去做。這是一種三段式邏輯:
前提一:對我有利我就去做
前提二:道理對我有利
結論:我會按照道理去做
問題在于:前提一不成立。
人的大腦除了有理性中心,還有情緒中心。痛苦屬于情緒,主管情緒的大腦中心是杏仁核,如下圖。
說一下人的大腦發育順序:腦干——邊緣系統(杏仁核屬于邊緣系統)——大腦皮層(前額葉屬于大腦皮層)。
發育越早的大腦結構,越具有保障人基本生存的能力,本能的力量越強大——意味著越不受人的意識控制。
發育越晚的大腦結構,越與意識功能有關,受意識控制。
可以簡單理解本能是為了生存,意識是為了生活,有更多追求。
在生存層級,情緒中心比理性中心具有優先級。也就是說:
如果情緒和理性同時激活,并且只能執行一個任務時,通常先執行情緒任務,聽從情緒安排。
整體上,人是感性動物,而不是自認為的理性動物。
但人的意識特點,不是完全被動,學習訓練之后,對情緒具有能動的控制和調節能力。
當理性中心發展起來后,情緒的產生有兩條路:
一條直接到情緒中心,產生情緒; 一條經過理性中心調節,再作用于情緒中心產生情緒,這便是理性控制情緒。
訓練越多,控制能力越強,比如正念或冥想持續練習的人,控制情緒能力比一般人強很多。
多數人對理性中心控制情緒中心的訓練不夠,也就很難靠道理明白——理性中心發揮作用,才能去調節痛苦等情緒。即使理性控制情緒的訓練足夠多,理性也只能調節情緒,無法消滅情緒。
解釋完原因,說方法。
走出痛苦,需要先尊重痛苦情緒的表達,要允許自己有情緒。
舉個例子,如果積累了10年的負面情緒沒發泄,你能指望3天這些情緒就消失嗎?不能。
理性中心會說:我沒時間痛苦,我要工作,我要什么什么。
理性中心從權衡利弊取舍的角度,希望很快解決情緒。但是情緒中心不管。情緒中心的工作方式,不講道理。
如果情緒想緩慢釋放,你得允許情緒緩慢釋放;它想更快釋放時,自然會更快釋放。
痛苦和很多心理困擾,便是過多運用理性應對,沒有尊重情緒中心的節奏。
我們需要尊重情緒節奏,這是改善的大方向——有時放棄控制,解決之道便出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