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秋,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央、湘贛等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圍剿'。11月20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人民革命政府,宣布與蔣介石政府決裂。
蔣介石被迫從'圍剿'部隊中抽出10個師的兵力開往福建。這時出現了對我極為有利的戰機。
1934年1月中旬,在十九路軍失敗前夕,中革軍委命令六軍團紅十七師北上到湘鄂贛根據地會合紅十六師,破壞南潯路,
以切斷敵之交通線,威脅南昌,牽制吸引贛江以東的敵人重兵,從面配合中央紅軍作戰。1月24日,紅十七師4000湘贛子弟,在年輕師長蕭克的率領下,從安福瓜畬出發,
26日凌晨,在紅十八師的配合下,于分宜縣境東部的肖公渡擊潰了沿河設防的保安隊,出其不意地渡過了袁水,直逼黃沙。
黃沙位于贛西北九嶺山南麓,是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盆地有一條隘路,通向一個漏斗形的小平原,這是湘鄂贛紅軍的游擊根據地。
紅十七師準備在這里歇下腳,等待與紅十六師會合,然后繼續北上。2月2日晚,部隊趕到黃沙。第二天一早,敵人追擊部隊便占領山頭,對紅軍發起進攻,紅軍撤到對面山上抵抗。
上午八九點鐘,敵人飛機對紅軍輪番轟炸,中午,敵機來的更多了。師長蕭克拿出望遠鏡觀察敵人陣地,發現地上有三條長長的白洋布,
中間一條最長,有十幾米,旁邊兩條較短,也有六七米,由北朝南,擺了個箭頭形,正好指向紅軍陣地。'陸空聯絡信號',他不由自主地叫了聲。
于是,蕭克立即命令幾個戰士在我軍陣地上擺上了同樣的標志信號。這時,敵機不知朝哪里扔炸彈了。雙方對峙,一直延續到下午3點。
利用這段時間,我軍調整了部署,然后向敵主要陣地發起猛攻,以少量兵力控制敵正面山梁,主力從側翼的雜柴蓬里攻上去。
敵人垮下去了,亂作一團,從山上滾下,我軍緊追不放。這時敵機又來了,朝前面丟了一二十顆炸彈,挨炸的都是敵人。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我們的追擊部隊和敵尾部相接,飛機上看不清你我,認為紅軍追得快,把他們后面的部隊也當作紅軍了。
當飛機分清時,炸彈已丟光了,只好飛回去。這更有利于我軍的追擊,直追到潭山,天黑了才回到黃沙。
黃沙一仗,是以劣勢兵力打敵優勢兵力的一場惡戰,是紅十七師北上的第一仗,它俘敵二三百,打死打傷四五百,繳獲頗豐。
紅軍也傷亡400多人。這一仗,使我軍暫時擺脫了敵人的尾追與堵截,獲得了暫時休整機會,為今后十六師繼續北上,爭取了時間,創造了條件。
在黃沙戰斗打得正激烈之時,蕭克寫信給紅十六師。當時他們正在九仙湯附近的山溝里隱蔽休息,接信后馬上增援,晚上10點到黃沙,兩個師會合了。之后,兩師一齊向北前進。
2月20日到了武寧橫路鋪,打了敵人區公所,便繼續向東前進,到了瑞昌的小坳。這時接軍委電報,命令輕裝,迅速破壞南潯路。
兩師商定,紅十六師留在小坳,警戒武寧方向;紅十七師向馬回領車站前進。紅十七師到了馬回嶺車站附近,
當時,既沒有破路工具,又不懂破路技術,敵人又從各方面壓來,不得不回到九渡源山區。
不久,敵十六師和暫四旅、獨四十三旅,氣勢洶洶向紅軍撲來,妄圖同我決戰,一舉殲滅紅軍于富水、修水之間的狹小地帶。
紅十七師遠離根據地,敵眾我寡,力量懸殊,與紅十六師又聯系中斷,處境十分危急。為甩掉敵人,師首長當即決定,攻占柘林,強渡修水,到敵兵力薄弱的修水以南活動。
于是部隊連夜冒雨行軍,向柘林鎮開進。走了100多里,來到離該鎮不遠的一個小山崖下,部隊原地休息,商量渡河辦法。
這時,已經雨住天晴,四周仍是漆黑一片,電話排長馮祖武就勢靠在路邊的﹣一根電線桿上休息。
'一班長,上去聽聽。'他對身邊的班長陳貴連說。小陳拿上耳機,蹭蹭地爬上電桿,把耳機往電線上一掛,驚喜地喊:'排長,有人講話。'
'莫叫,仔細聽。'原來,敵第十八師當天也要到柘林鎮一帶布防,現在正用電話通知鎮聯保大隊長準備糧草,配合敵軍攔截紅軍渡河。
馮祖武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了侯營長。營長一面派人報告上級;一面召集干部制定了奪取柘林的計劃。
不一會兒,蕭克師長騎馬從后邊趕上來,詢問了情況后說:'好,同意你們的計劃,但一定要機智果斷,隨機應變。偽裝敵人要像敵人的樣子,
遇到盤問,就說是國軍十八師先遣隊。'于是,偵察連和前衛連的戰士,換上了白軍服裝,扛著青天白日旗,在侯營長率領下,直奔柘林鎮。
天剛黎明,便趕到了修水北岸。修水是江西五大河流之一,這里是下游,水深流急,與柘林鎮隔河相望。
它靠山面水,鎮后山上,怪石嵯峨,林木蔥郁,地勢險要,對岸沿堤敵人布有炮火。河對岸有幾個人影在晃動,只聽一個家伙扯著破鑼嗓子喊道:'喂,你們是干什么的?'
'快把船擺過來!老子是十八師先遣隊。'河對岸,鉆出個胖子,登上河堤,手搭涼棚,朝紅軍這邊張望,
不大功夫,三只木船蕩了過來。'先遣隊'上了船,向對岸劃去。上岸后,斜挎盒子槍的矮胖子點頭哈腰地對侯營長說:'兄弟是聯保大隊長,
知道長官要來,特在這里迎接,鎮長在前面街上等候。'紅軍除留兩個班在河邊警戒,其余的人開進鎮子。
不多時來到一座深宅大院門前,聯保大隊長進去報告,不一會兒,走出一個架著金絲眼鏡、蓄著八字胡的家伙。聯保大隊長介紹說:'這是我們鎮長。'
'恭候、恭候長官,請到舍下用茶。'八字胡滿臉堆笑。'不',侯營長把白手套一揮,十分傲慢地問道:'大部隊馬上就到,糧草準備好啦?'
'好了,好了',八字胡點頭哈腰,'殺了幾頭豬,還有幾石白米。'
'大隊長,'侯營長轉向矮胖子,'你手下多少人?'
'200多,'矮胖子畢恭畢敬,滿臉奴才相。'馬上集合,我要訓話!'
'是!'一陣哨子響后,許多人提槍攜彈跑來,不一會兒,聯保大隊長整好了隊伍,矮胖子喊了'立正',跑到侯營長面前,敬了禮,'報告長官,聯保大隊全部到齊,請閣下檢閱!'
侯營長不慌不忙地走到隊伍前邊,清了清嗓子,然后十分威嚴地說:'我軍大部隊馬上就到,你們的任務是找船搭浮橋,武器留在這里,由我部看管!'
狡猾的八字胡,偷偷地扯了扯矮胖子的衣角。'這,這,'矮胖子眼望侯營長,結結巴巴想爭辯。
'你他媽的敢違抗軍令!'侯營長把手槍一拍,接著上去兩個戰士喊哩咔嚓,下了胖子隊長的盒子槍。'別誤會,別誤會。'八字胡故作鎮靜,隨說隨向后退,右手向腰里伸去。
一個戰士眼疾手快,順手往他腰里一掏,掏出一支手槍。八字胡這時才如夢方醒,嘴唇哆哆嗦嗦地問,'你們是?'
'我們是紅軍!要命的就把槍放下!'隨之,槍支扔了滿地。船工們聽說來了紅軍,很快架起了浮橋,早上8點,紅軍就過了河,完全跳出敵人的戰役包圍圈。
過修水后,敵人增加了6個團的追兵,想阻止我軍返回湘贛根據地。2月26日,紅軍轉移到了修水縣的石溪,在這里作了短暫休整。
3月1日,敵兩路追兵已到,紅軍甩開敵人,繼續向西轉移,于2日晚,在修水縣的來蘇,擊破敵人的防堵,又于漫江擊潰敵第五十師一個旅的襲擊,
勝利地通過了武寧、修水、銅鼓封鎖線,5日,到達幽居革命根據地,找到了湘鄂贛省委。當時,湘鄂贛邊根據地分割為20多塊,糧食極為困難,敵人太多,干部傷亡很大,
師長蕭克和參謀長李達都掛了花,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決定回湘贛蘇區,并得到中革軍委的批準。
師黨委提出了'揮師南下,強渡袁水,打回湘贛去'的響亮口號,對部隊進行了動員。聽說回湘贛去,大家精神振奮,斗志昂揚。
這時,敵5個師的兵力,向幽谷合圍,紅軍趁敵立足未穩,向北突圍,然后斜插入湘,同敵兜了個圈子,又折轉向南,3月16日傍晚,渡過了汨羅江。
第二天,部隊到達瀏陽坳,放眼望去,一片荒山野嶺,渺無人煙。經過頻繁的戰斗和長途跋涉,部隊已減員很多,給養也全部用光了。
第三天,為了解決餓肚子的問題,大家到叢林中找野果子挖野菜充饑。蕭克坐在一塊石頭上,望著挖野菜的戰士,兩道劍眉中間擰成了個疙瘩。'參謀長,咱們還有幾匹馬?'
'兩匹,后邊還有兩頭騾子。'李達回答。'殺掉、分給大家吃。'蕭克右手往下一砍說。'師長,您那匹……'兒束探詢的目光同時投向師長消瘦的臉。'都殺掉,'他斬釘截鐵地說。
這樣,在荒山野嶺上,就著野菜、野果,大家吃了一頓騾馬肉。然后紅十六師北回幽居,紅十七師繼續南返。
經過三天三夜的急行軍,紅十七師甩掉了敵人4個團的尾追,連夜泅渡袁水,3月20日左右,勝利地回到了湘贛根據地。
對紅十七師的遠征南潯路,蕭克曾評論說:'我們北上湘鄂贛,隊伍并不大,只4000人,兩個月時間,縱橫馳驅,敵人調動46個團的兵力,圍、追、堵、截我們。
我們打垮了敵人的6個團,沖破了敵人5個大兵團的戰役包圍,燒毀了敵人無數的碉堡,縱橫3000里,算個'小長征'吧!
由于我們積極行動,牽制了敵人大量兵力,起到了配合中央紅軍反敵人第五次'圍剿'的作用。'
蔣介石鑒于消滅紅軍的計劃一再落空,氣急敗壞地訓斥敵西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劉膺古'督剿'不力,
敵師長朱耀華、彭位仁、岳森、郭汝棟等,一律降級記過。由此可以看出紅十七師這次行動的意義和指戰員的英勇頑強了。
蕭克又指出:'紅十七師的北上行動,是失策的。……從軍事來說,我們一個小游擊兵團加上不足2000人的紅十六師,北出南潯路,很難達到破壞南潯路的目的,
也就不能有力的配合中央根據地的反'圍剿',對支援十九路軍的行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其次,從湘贛蘇區來說,十七師北上與紅十八師分開行動,致使湘贛蘇區的中心根據地受到損失。待十七師回湘贛,與十八師會合時,永新已經失守。
這時紅十八師實際只有五十二、五十三兩個團,紅十七師也削弱了。應該說,這是受中央'左'傾錯誤影響造成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