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站那頗具影響力的活動盛大走進了底蘊深厚的中國人民大學。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中,有一位來自會計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他的老家在廣東省佛山市。這位同學懷揣著對未來職業的憧憬,精心準備了多份打印得極為清晰、格式規范的個人簡歷,滿懷熱情且極為積極地參與了這場名為“百萬英才匯南粵”的校園招聘會。
他在招聘現場表現得格外主動,先是向招聘人員遞上了自己的簡歷,并明確表示自己渴望應聘審計員的崗位。然而,招聘人員卻面露難色,帶著一絲歉意回復道:“實在不好意思,這個崗位我們已經招滿了。”這位碩士研究生并未輕言放棄,緊接著又提出應聘紀檢監察員。可招聘人員再次給出了令人失望的回答:“這個崗位也已經招滿了。”無奈之下,這位碩士研究生急切地問道:“那我可以投簡歷嗎?還有崗位沒有招滿嗎?”招聘人員依舊搖了搖頭,回復說:“很抱歉,我們公司此次的招聘崗位都已經招滿了。不過您可以投遞簡歷,如果后續還有名額空缺的話,我們會與您聯系。”
這位碩士研究生滿心的期待瞬間化為了不解與憤怒,他皺起眉頭,提高了音量問道:“為什么你們公司崗位已經招滿了還要參加校園招聘會?這不是在戲弄求職的學生嗎?”
招聘人員聽后,臉上也寫滿了無奈,他嘆了口氣解釋道:“本次活動是廣東省組織的一場大型活動,我們公司是按照上級的指示以及學校的盛情邀請來參加校園招聘會的。雖然今年公司的招聘名額確實已經招滿,但是行程早已固定好了,后續還是要按照規定的行程參加其他城市和學校的招聘會。我們現在也只是擺上展臺和原來的展板,象征性地收收簡歷而已。”
這位碩士研究生聽完后,氣憤之情溢于言表,他大聲說道:“這不就是戲弄求職的學生。”招聘人員也感到十分無奈,他苦著臉說道:“實際招聘確實已經招滿結束,我自己也不想來,但是上級和領導已經吩咐必須參加。畢竟現實情況擺在眼前,如果招滿的公司不參加后續的校園招聘會,那么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少,招聘會的規模和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這對于整個招聘活動的形象和效果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
“響應號召唄,和學校社會形成默契,虛造就業聲勢。”
“有的國企在平臺上發布校園招聘信息沒有幾天就不再接受報名,借口已招滿……特別是大的或效益特好的國企,管理崗位基本上是給某些人專門設定的,普通百姓的孩子根本不要想……”
“現場問HR,是招人,招聘會一結束,打電話一咨詢單位的人力資源部,好多單位回復,只是計劃,不招人。忽悠人。”
在當下的央國企單位,那些頗具實力的單位,往往內部的職位早已被安排得妥妥當當,可謂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對外所進行的招聘,很大程度上僅僅是為了契合國家林林總總的政策要求罷了。對于一般人而言,想要進入這樣的單位簡直難如登天。
就比如有些單位明明已經招滿了人員,卻依舊出現在招聘場合,使得求職者滿懷希望地趕來,最終卻只能空手而歸,白白浪費了大家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它們極大地浪費了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讓本就處于就業困境中的大學生們雪上加霜。
這些頑固的弊病必須得到徹底革除。相關部門應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推行真正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化招聘機制。這種現象深刻地反映出了招聘活動的組織與實際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
在當今競爭激烈到近乎殘酷的就業市場中,學生們為了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努力。他們精心準備簡歷,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參加各類培訓和實習,只為能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然而,這樣不合理的招聘情況,毫無疑問會給他們帶來諸多不必要的困擾和深深的失望。
企業不能僅僅為了完成任務或者應付政策,而忽視了求職者的權益和期望。過去的就業環境中也存在著類似的不公平和不規范現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本應逐漸摒棄這些弊病。
公平、誠信一直是我們社會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而這種虛假招聘顯然與這些價值觀背道而馳。為了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公平的就業環境,我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加強監管、企業自覺自律、求職者積極維權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就業市場真正實現公平競爭,讓每一個有能力、有夢想的求職者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