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71歲的董大姐高票連任集團董事,開啟執掌集團的第五個三年任期。
然而董大姐此前在股東大會上的一次講話,堪稱是惹了眾怒。
原話是:“我們在人才培養當中,絕對不用一個海歸派,原因是海歸派里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在無法辨別是否是間諜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里面培養自己的人才”。
就是因為這段話,讓董大姐被推上輿論風波,甚至可以說引起“口誅筆伐”。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我一個主要以國際時事評論為主的博主。
不應該對此進行評論,但是此前寫到涉及巴基斯坦變天一事的時候就說過,國家部門在任用從海外留學歸來人員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嚴格審查。
尤其是那些沒有經歷社會磨煉就直接去歐美留學的文科生。
注意是文科生。
【董大姐的講話,惹了眾怒?】
包括學習文學、歷史、哲學、法律和經濟方面的人員,他們極有可能被西方給洗腦了。
但是對于董大姐發表的這段觀點,我們需要理性看待。
更加需要提防西方在背后搞小動作,絕對不能低估西方的手段。
事實上,董大姐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自己作為一家企業的掌舵人,將問題具象化。
企業招收人才是有時間和人力成本的。
明知道某個群里面有壞人的比例很高,但是我又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挨個篩查,所以只要是那個群里的人,我只能一個都不要。
那么海歸里邊有沒有好人?肯定有。
海歸里面有沒有人才?肯定也有。
但是這個問題就和企業招生時需要本科,或者研究生以上的學歷是一個性質。
沒有學歷的人就沒有能力嗎?很顯然并不是。
既然沒有學歷的人里面也有人才,企業為何要設置學歷要求?
因為沒有學歷的人群里面,人才的比例相對較低。
而我又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挨個考察那些低學歷的人群中,是否有人才。
所以只能用學歷要求來卡掉低人才比例的群體。
學歷是“敲門磚”的真正含義,并不在于你有高學歷就一定有能力。
而是在于高學歷人群中,高能力的比例要比低學歷人群高很多。
一個人擁有高學歷,要么說明這個人智商極高。
要么就說明這個人非常勤奮。
要么就意味著這個人智商又高,而且還勤奮。
一個智商平常又懶惰的人,是無法獲得高學歷的。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招聘的時候,只需要兩種人。
在技術創新和突破領域,需要有才能的人。
在日常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勤奮的人。
毫無疑問,高學歷中這兩種人的比例極高,所以大企業在招人的時候,才會有最低學歷要求。
這個時候,有人會列舉出海歸中為我國做出杰出貢獻的人。
比如說“兩彈一星”功臣中,就有很多是海歸,比如錢老。
革命先輩們很多都有留學的經歷,那是當時的形勢所迫。
不出國留學,就接觸不到全球最頂尖的技術。
而國內在全球有競爭力的科技公司,比如說阿里、華為,海歸也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但是此前讓美股暴跌的DeepSeek中的人才,幾乎都是我國大學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沒有任何留學背景?
【讓美股暴跌的DS,團隊沒有留學生】
這其實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至少可以說明,在中國綜合國力得到提升之后,即便不出國留學。
同樣可以成為頂尖人才。
更別提,西方國家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可是故意針對中國理工類留學生的。
只允許中國留學生在西方學習文科,不允許參與理工類研究項目。
因為西方吃過“錢老的虧”,當初美國海軍部副部長丹尼爾·金貝爾就說過:“錢學森一個人可以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寧愿把此人槍斃了,也不愿意將其放回中國”。
而最終錢老還是如愿以償回到祖國,為我國導彈發展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這也是“東風家族”能有今天這番成就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事實就是,在很多海歸里面,其實是有間諜的存在。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隨便就能舉出很多。
比如說,袁克勤是吉林大學歷史系公派至日本一橋大學留學的。
長期接受日本右翼歷史觀滲透,歸國以后以學術研究為掩護,向日本提供涉密歷史檔案。
胡士泰是北大畢業后工費留學澳大利亞的。
加入澳籍后成為力拓集團高管。
通過商業賄賂獲取中國鋼鐵企業采購底價,導致鐵礦石談判損失超過7000億元。
而且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那些沒有上升到間諜層面,但是屁股卻坐歪了的人群里面,留過學的比例更高。
尤其是那些留學期間學習文學、藝術、法律和經濟的海歸們。
這也是君明為何要說,美國禁止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學習理工科的原因所在。
這不是君明胡說八道。
2020年,美國阿肯色州共和黨議員湯姆·科頓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學生不應該被允許在美國大學學習科學和技術相關學科,而是應該多學習一下莎士比亞。
再比如說,2024年,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聲稱,美國需要中國留學生學習人文學科,需要印度留學生學習科學。
出于安全考慮,美國大學正在限制中國留學生接觸敏感技術。
對此就衍生出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海歸群體更容易被境外勢力洗腦成為間諜,還是境內群體更容易被境外勢力洗腦成間諜?
【美國打壓中國留學生,不許學理工類】
很顯然是那些海歸更容易成為間諜,間諜的比例也遠比境內群體要高。
境內群體里邊可能也有間諜,但是一萬人里面可能只有一個,而海歸群體里10個也許就有一個。
所以,君明認為,董大姐的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她并沒有“以偏概全”,也沒有歧視海歸,更沒有否認海歸里面有好人和有才能的人。
她的意思只是說海歸里面間諜比例比較高,而她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挨個篩查,所以只能放棄那個群體。
在這一點上,董大姐對企業的招聘要求,其實和其他企業對最低學歷有要求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說董大姐歧視海歸。
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那些大企業招收員工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歧視了所有低學歷群體?
要不讓所有企業招人的時候,取消學習要求試一試?
而且別認為取消學歷要求,對沒有最高學歷的人是利好的。
如果取消學習要求,那些低學歷人群可以投簡歷,但是招聘者一定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從中篩選他們的簡歷,只要沒有上過大學,就會直接放在一邊。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量沒有學歷的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寫簡歷、打印以及投遞,結果沒有任何結果。
最終都不會被錄取。
你說這是對沒有學歷的人一種保護?
在我看來,這壓根就是一種浪費,浪費他們的時間和金錢、感情。
因此,董大姐此舉并沒有不妥之處,不要海歸就直接說出來。
省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對海歸也不是一件壞事。
我知道,很多人其實并不喜歡董大姐,而他們不喜歡的原因,也許還是道聽途說,都沒有真正了解過董大姐。
董大姐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愛國的民族企業家。
一些群體對她堪稱是恨之入骨,想盡一切辦法抹黑她。
攻擊的手段就是“口誅筆伐”“以點概面”“挑撥是非”。
當然,對于董大姐的一些做法,我也是不認同的。
比如說她將企業戰略與個人IP綁定,采用了“董XX店”“董XX健康家”等品牌策略。
再比如她擅長家長式管理,常常被詬病為“專制”“不近人情”。
但是這并不否認,董大姐的優秀之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
有時優點就是缺點,你認真,有些人認為你就是太計較、太苛刻。
你自信,有些人就認為你是狂妄、自大。
你勤勞、執行能力很強,有些人就認為你是顯擺、拍領導馬屁。
如果你總盯住一個人的缺點,那么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可用之人。
因為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
用人,用的就是優點而不是缺點。
曹操手下也有無數的能人異士,他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缺點。
可是曹操從來不會因為他們有缺點就不用他們了。
相反,曹操能有效的避開他們的缺點而非利用其優點。
比如說,郭嘉私生活不檢點,被陳群多次彈劾“不治行檢”,就是說行為太過放縱。
甚至被指責是“有失士杰”。
【海歸安全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重視】
但郭嘉謀略奇絕,可以精準洞察人性,還能預判敵我形勢。
于是曹操就將其置于“軍師祭酒”的職位上,專門負責險招奇謀的設計,最終幫助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
再比如說張遼,先后追隨丁原、董卓和呂布,被稱之為“三姓家奴”。
但是他作戰勇猛,擅長打逆風局,于是曹操就在合肥之戰前授予“假節鉞”,擁有先斬后奏的權利。
令其指揮對抗孫權,最終以七千守軍擊退十萬大軍。
正是因為曹操這種揚長避短的策略,才能讓曹魏帝國在亂世中始終保持驚人的活力,成就“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局面。
董大姐也是有缺點的,但是優點也很明顯。
用人就要用優點這一點,是很多企業的招聘準則。
否則董大姐也不會帶領集團走到今天這一地步之中。
更不會被官方評選為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也不會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
那些整天只盯著董大姐缺點的人,想要搞臭董大姐名聲的人,其實都是“別有用心之人”!
再說了,一群大老爺們對一個女人“口誅筆伐”。
最起碼找到點充足的證據。
董大姐沒有將海歸們一棍子打倒一大片。
只是闡述自己的立場和集團的立場,有錯嗎?
沒有錯。
再說一個真實的案例,首先聲明,我不是瞧不起海歸。
也承認大部分海歸還是很優秀的。
之前我在一家公司當合伙人的時候,我的合伙人,叫做老袁。
他有一個好朋友,將自己的兒子送往澳大利亞留學。
目前應該還在澳大利亞求學。
我們稱為小梁。
小梁儀表堂堂,是妥妥的帥哥一枚。
但是有一年放暑假的時候,他的父親找到我的合伙人,希望讓小梁來公司實習一段時間。
老袁就和我商量,能不能行個方便,我想只是兩個月的實習生而已,來就來吧。
于是小梁就來了。
當小梁入職之后,我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小梁每天上午十一點左右才會來公司,從來不打卡,混上一個小時之后,就到了午休的時間。
然后小梁吃過午飯后,一覺就會睡到下午三點。
某一天,老袁就交給小梁一個任務,很簡單,只是整理一份表格,結果小梁很詫異,這個表格需要用什么軟件?
我從來沒有用過。
這個時候,我和老袁就明白了,這小梁就是來混日子的。
于是此后也就不再過問小梁任何事,也沒有將任何工作交給小梁。
暑假結束之后,小梁就回澳大利亞上學去了。
【不是所有海歸,都是人才】
通過這件事,我和老袁就明白了,所謂的留學生,也許很多都和小梁一樣,連最基本的辦公軟件都不會。
沒有經歷過中國上班族的生活,直接去國外留學。
將來畢業之后,僅憑海歸的身份,也許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而且是很多普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
至于小梁的能力如何,咱們不過多評價。
不能以偏概全。
君明舉這個例子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所謂的海歸不一定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換句話說,以中國今天的綜合國力,并不需要再去國外留學。
因為西方的技術,未必可以和中國相提并論。
而且理工類留學生去國外,壓根接觸不到頂尖技術。
所以,我們就不能低估西方的手段。
那些在國外學習文科的留學生,很有可能就是西方某些機構的重點“照顧對象”。
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
因此,我不認為董大姐的話有什么錯。
她的集團不招聘海歸,其他集團招聘海歸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對董大姐如此“口誅筆伐”。
畢竟,海歸中出現間諜的情況屬于事實,不是咱們造謠。
既然如此,更加沒有必要指責董大姐。
更何況,董大姐并沒有呼吁“中國企業應該拒絕招聘海歸”。
她并沒有這么說,為何還要如此詆毀她?
這在君明看來,這其中很有可能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惡意抹黑董大姐。
這些人才是真正應該“口誅筆伐”的人。
海歸中有間諜這是事實,西方的手段極其卑鄙,這也是事實。
而董大姐沒有否定所有海歸,這也是事實。
所以,我們這次力挺董大姐,她沒有說錯,也沒有做錯。
不應該遭到這樣的不公平的區別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