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這個人,大家可以說他渣,但不能說他菜。至少劉邦在識人、用人方面是遙遙領先于同時代的所有選手的,沒辦法,劉邦這方面的天賦就跟項羽的軍事天賦一樣,屬于老天追著喂飯吃。
大家可以看劉邦的識人、用人,幾乎就跟我們今天的撩妹高手一樣,只要是他相中的人才,就千萬別給他接觸的機會,只要被他接觸到了,那基本上就沒得跑了,必定是哭著喊著要對他以身相許。他們老劉家這個基因遺傳了幾百年,在后世的劉備身上依然體現得相當明顯。
而且,更讓人感覺到恐怖的是,劉邦用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還很少用錯人,大家就說自己服還是不服。
另外他還能夠做到代價極低的“用完就丟”,跟現在的渣男談女朋友一樣,沒興趣了就甩了,還不影響他后面繼續左擁右抱。
為啥呢?因為劉邦真的是把人性那點東西給琢磨透了。自知又知人,所有人在他面前就跟沒穿衣服一樣,被他看得透透的。比如劉邦是不是點評過“漢初三杰”?是不是把西漢初期的人事安排預案做到了周勃(漢文帝時期)了?錯過一點沒有?
但是,咱們今天要借劉邦這種恐怖的識人之明來說一說漢初一個備受爭議的大人物陳平。陳平這個人其實對劉邦是有過多次救命之恩的,史書上都說他六出奇計嘛,可是這么一位有能力、有手段、有功勞的大人物,劉邦對他的評價是什么?是“智有余,然難以獨任”。
“智有余,然難以獨任”是什么意思呢?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劉邦認為陳平聰明過頭,但是難以獨當一面,也就是劉邦認為陳平是不能夠委以重任的。
劉邦為什么會給予陳平這樣的最終評價呢?大家耐心去了解陳平這個人之后,就會發現劉邦在看人的事情上確實眼光太毒辣了。
陳平其實算得上是一個寒門出身吧!
咱不是對寒門子弟有啥成見哈,畢竟咱自己也是從農村寒窗苦讀出來的。但實事求是地講,寒門子弟一般在步入社會之后,功利心都會相對要強一點,因為窮怕了嘛!
陳平從小就特別愛好學習,因為讀書一直改變人生命運的最佳途徑嘛!
陳平喜歡讀什么書呢?黃老之學!
黃老之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以靜制動、謀定后定、后發制人、因勢利導、無孔不入這些東西,而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什么與世無爭哈。人家是該爭的時候必須要爭,不該爭的時候就不要去爭。
用黃老之學給自己的思想筑基的陳平慢慢地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一個非常聰明的順勢而為、無孔不入的人。平時我人畜無害,甚至還懶洋洋的,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但是真正遇到了屬于我的機會了,那我就會讓大家見識見識什么叫獅子搏兔。簡而言之,這就叫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可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嘛,陳平的家庭條件并不好,脫產讀書其實是一種很奢侈的待遇。就跟《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能安心求學,背后是哥哥孫少安替他扛下了所有家庭生活壓力。陳平也差不多,有個好哥哥死心塌地地護著他。
但是呢,陳平又比孫少平的命要差那么一點點,因為孫少平有個好嫂子秀蓮,但陳平的嫂子卻對他那么友好。陳平的嫂子跟劉邦的嫂子一樣,對這個游手好閑的弟弟意見很大,平時沒少給陳平臉色看。
一來二去,就搞得陳平的哥哥夾在中間難做人了。一邊是自己的骨肉兄弟,一邊是自己的糟糠妻子,幫誰都不合適但又總得幫一個。最后,親情戰勝了愛情,陳平的哥哥把他老婆掃地出門了。所以后面江湖謠傳“陳平盜嫂”應該是跟這個事情有關,“陳平盜嫂”不是說陳平跟他嫂子有一腿,而是說陳平搶了他嫂子的飯碗。
后來,陳平也到了該成家立業的時候了,可是家徒四壁的他找對象不大好找,普通的村姑他看不上,有點背景的白富美又看不上他。反正就一直單著唄!
但老天爺也不是真的就想陳平一直就這么單身下去,陳平的機會馬上就來了。
在當地有一個叫張負的大戶,也就是低配版的呂太公吧。他有一個天生克夫命的孫女,膚白貌美、人甜多金,就是連續克死了五任丈夫,弄得周圍的未婚男同志不敢問津,也寡在家里了。陳平覺得這才是自己的菜,主動跟張負的孫女求愛了。
大家是不是覺得陳平在這種情況下去追求張負的孫女就十拿九穩了?這么想就太幼稚了!咱講句扎心的話,等級森嚴的社會,地主家的好白菜就算爛在地里也不會讓窮人家的豬去拱的。大家別看張負的孫女是克死了五任丈夫的寡婦,但還真就看不上窮小子陳平。人家即便倒了五手了,但奢侈品就是奢侈品,就是不會當成地攤貨甩賣給你陳平。你陳平要想求娶這種打折奢侈品,得證明你是個鳳凰男,現在窮點沒關系,但要有用得起奢侈品的潛質。
陳平后來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呢?狐假虎威!他經常邀請一些當地的社會知名人士到自己做客,或者參與他們的聚會,以此引起張家人的注意。我陳平目前是窮了點,但是我是潛力股呀,我的社會關系還是很優質的哈。
通過這么一包裝,陳平最終順利成為了張負孫女的第六任丈夫。
事實證明,張負的孫女是別的男人的砒霜,還就成了陳平的蜜餞,陳平娶了她之后,人生就進入了快車道,在張家鈔能力的運作下,迅速成為當地真正的鄉紳,甚至被推薦為鄉里的主祭司(相當于大家族的族長或者公選的鄉長)。
在這一期間,陳平有啥高光表現呢?那就是著名的“陳平分肉”的故事。大致就是每次祭祀完畢之后,那些祭品都要分配下去,之前因為鄉民們都喜歡挑肥揀瘦,所以每次分配的結果都不盡人意。但是陳平負責分肉的時候,甭管你是喜歡肥還是喜歡瘦的,陳平都有辦法讓大家滿意。在面對大家的交口稱贊時,陳平放出了豪言壯語:“分肉不算啥,即便是分天下對我來說也不是什么事!”
秦末天下大亂后,有志青年陳平肯定也是不愿意錯過這么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的,便告別家鄉父老去外地打拼了。
陳平最開始是就近地投靠了魏王魏咎,也就是魏豹的哥哥,被章邯剿殺的那一位。
其實呢,魏咎還是比較重視陳平的,一開始就封他做了太仆。這是一個專門負責老板車馬出行的,權力和受器重程度都是相當高的,比如劉邦的太仆就是夏侯嬰同志。
但是陳平同志跟韓信同志也比較相似,老板器重我歸器重我,但我就要我想要的崗位,不是我想要的崗位我干不了。再說魏咎也很快就破產了嘛!所以陳平又在項梁北伐的時候,找機會投靠了項梁叔侄,先后跟隨項梁、項羽叔侄經歷定陶兵敗、彭城整編、巨鹿大戰、受降章邯、鴻門宴等一系列歷史大事件,算得上是楚軍中的功勛元老了。
而且,因為陳平這人會來事,項羽、范增等楚軍大佬其實都挺喜歡陳平的,相當器重他。這就是陳平后面為什么能輕松到項羽集團內部實施離間計的根本原因。
項羽當時對陳平器重到了什么程度呢?項羽入關的時候,雖然沒有給陳平封王,但也給他封卿一級的爵位。鴻門宴時劉邦跑路了,項羽也派人去追回劉邦過,所派之人正是陳平。后來劉邦出關東征時,殷王司馬卬背楚降漢,項羽也是封陳平為信武君讓他率部去平定司馬卬。事成之后,拜陳平為都尉,賜金二十鎰。
所以,再說一次,像韓信、陳平、英布這幫人對項羽的種種貶低,大家要理性去看待哦,不能說完全不可信,但至少不能全信吧。這幫人其實跟我們現在很多大企業的周邊村民一樣,吃你的、賺你的,但只要你稍微有一點讓他們不滿意了,背后還要罵你。罵得對不對不重要,反正就是要罵你!
后來不是劉邦在彭城之戰前搞了大量的統戰工作嗎?殷王司馬卬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又順勢投靠了劉邦。擔心受到牽連的陳平(因為他當時是說降司馬卬的)就一溜煙跑路了,跟張良一個樣。
在投奔劉邦的途中,陳平遇到了兩個企圖謀財害命的船夫。陳平非常機智地趕緊脫衣服,脫衣服是為了啥?是為了證明自己沒錢,是變相地告訴兩個船夫,為了我這個窮光蛋攤上一條人命不值當。這說明陳平跟劉邦一樣,對人性的洞察很到位。
陳平來到了劉邦的營地,依靠漢將魏無知的推薦而得到了劉邦的面試機會。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其實當時很多人都是兩邊下注的,像他們這種滑頭從來都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的。咱不是完全批判他們哈,只是告訴大家這么一個事實。進而希望大家明白,項羽確實有自己的缺點,但他們也不是什么好鳥,所以誰也別埋汰誰。
咱們前面也說了,劉邦這個人在識人、用人方面是一覽眾山小的,通過跟陳平的面對面交流,立馬就發覺陳平是個可用之才,破格提拔陳平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陪他出行,為他駕馭馬車的官員),并命他監護三軍將校,相當于讓陳平做了漢軍的紀委書記。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劉邦的用人邏輯哦!劉邦破格重用陳平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陳平的背景問題,陳平是剛剛從項羽那里投靠過來的,第一是他能給自己提供很多楚軍的內幕消息;第二是因為他跟漢軍的所有功臣宿將都沒有啥感情和利益牽連,這是一個孤臣,用來干紀委書記最合適不過了。因為豐沛集團發展到現在,很多關系已經不是那么好處理了,得讓陳平這個外人去“六親不認”,這樣可以讓劉邦少賣很多人情賬。
都是高級玩家,這背后的套路大家都懂!所以,很多漢軍的功臣宿將立馬心里不爽了,咱們才是兄弟呀,你怎么能借陳平這個外人來壓制我們呢?于是,很多人都跑到劉邦面前去告陳平的狀,什么陳平受賄、盜嫂等黑料全擺到了劉邦的辦公桌。甚至漢軍兩位大佬周勃和灌嬰還親自出面跟劉邦說絕對不能重用陳平。
劉邦也有點頂不住壓力了,先是大罵了陳平的推薦人魏無知,然后直接找來陳平,要求陳平面對一大堆公訴罪名,要給自己一個說法。
陳平慌了嗎?一點也不慌!都是內部人,誰心里沒點數呢?于是逐一向劉邦解釋:
第一、我先后侍奉過魏王、項王,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使用我、不信任我。言下之意,你劉邦要是也不重用我、信任我,你就跟魏咎、項羽是一個水平的人。
第二、我為什么貪污?因為我急著來投靠你,走急了,沒帶錢,可我總要生活吧,要為你辦事總得有開支吧?言下之意,你沒有把我安排好,我貪污是為了更好地為你出力。
第三、現在有這么多人舉報我,這無所謂,就看你相信誰,你要是相信你們那邊老兄弟,那我肯定是在這個地方待不下去了,我趕緊走人,所有贓款我都放在家里沒動,你可以去抄家。但請你放我一條生路,我回家養老去。言下之意,你劉邦想明白,他們為什么舉報我?你是要他們暗中貪還是要我明著貪?
這件事對于劉邦來說是事嗎?立馬就想明白了,陳平這種孤臣才好用呀!于是,霸氣地給陳平站臺了,劉邦說“陳平同志是個好同志”,誰贊成?誰反對?
就這樣,陳平成為了劉邦手下一條忠實的走狗,而且是一條毫無退路的走狗,跟劉邦的命運死死地捆綁在一起了。
陳平后來在劉邦集團屢立奇功,多次力挽狂瀾,救劉邦和漢室于絕境之中,諸如離間項羽和范增、幫助劉邦滎陽脫險、解除白登山之圍、平定諸呂之亂等等。但是,陳平晚年在自我反思和總結的時候卻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為啥呢?因為陳平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這一輩子缺德事干太多了,良心不安啦!
陳平那些奇計咱就不在這單獨分析了哈,反正這小子就是一肚子壞水。比如在解除滎陽之圍的時候讓2000婦女同胞去干那啥,就是人神共憤的行為。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陳平為什么會慢慢活成這個樣子?其實這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階級局限性,一個窮怕了的人在面對名利誘惑的時候真的是很難自我把持住的。而且從一些細節也可以看出,陳平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比如他娶妻、比如他啃兄。這種人是很容易利益至上的。這種人的人生哲學是什么?是“有奶便是娘”!
這種人混得好,是可以欺世盜名的。但是陳平運氣不太好,他遇到的是少有的比他更通人性的劉邦。玩了一輩子權術和人性的劉邦怎么可能摸不準你陳平的心思和命脈?所以他才會在晚年給你陳平一個“不能獨當一面”的總體評價。這個評價是要永久性載入你的人事檔案的!
所以,在此也提醒那些習慣性投機取巧的朋友,咱不反對大家選擇性地投機取巧一下,但真的不推薦大家一貫性地去投機取巧。成小事可以靠才能、機會、鉆營這些東西,但是真要想有點大成就必須要立德。無德之人,即便讓你一夜暴富了,你也就是秋后的螞蚱,嘚瑟不了幾天的。陳平盡管晚年有心反思自己了,但他們家的恩澤在其曾孫陳何手里,就因犯法被殺而除爵了。
劉邦在晚年的時候為什么說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呢?因為劉邦早已看穿了這個人。這種人善使陰謀之術,過于陰暗,既不能統領全局(難以服眾嘛),又有極大的信任風險(不知道他何時會拔刀相向嘛)。
劉邦說他“智有余”明面上是褒獎他,其實在提防他。試想,一個領導如果說一個下屬“聰明過頭了”,這是一件好事嗎?
所以很多時候,咱一直在跟咱們的朋友們說,做事千萬不要做絕、聰明千萬不要用盡,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人在做,天在看,大家真的以為沒有人看得透自己嗎?所有的小聰明都是會最終現出原形的嘛!得把小聰明轉化為大智慧,那才是王道。
后世的司馬懿家族聰明不呢?他們最后的命運結局是什么呢?是被人斷根了,被人斷根了還被后世人世世代代地拍手稱快。真的,這么干圖個啥呢?
做人做事,一定要積點陰德,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做絕了。盜亦有道,凡事要講究一個取之有道,愛財的青樓女子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打家劫舍的盜匪有幾個成為了蓋世英雄?毒死丈夫的潘金蓮真的能收獲美滿的愛情嗎?勸大家盡量善良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