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前言·】——?
黃河在我們華夏大地上奔騰了數千年,是我們耳熟能詳了大河,歷史上很多典故都跟黃河有關。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中流砥柱”還有“海晏河清”,看著滔滔的黃河水,我們一直期待著終有海晏河清的一天。
最近在壺口瀑布景區,原本裹著泥沙的黃河水竟變成了清流飛瀑,引得來往游客紛紛拍照。
黃河水變清了,這可真是難見的奇觀啊,變清的背后,又代表著什么跡象呢?
?——【·黃河水變清的原因·】——?
黃河全長約 5687 公里,從青海省流出,一路浩蕩,經過 9 個省區,最終在山東東營注入渤海。
黃河年均水資源總量達 735 億立方米,流經之處滋潤了無數良田,也造就了與眾不同的黃河文化。
但長期以來,黃河又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水色渾濁發黃,俗語云“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 之名也由此而來。
黃河也是世界上公認的難治理的大河之一。
壺口瀑布是著名的景點,想到這個地方,腦海中涌現的便是奔騰不休的黃棕色河水和泛白的浪花,在崖石間飛流,但是最近的壺口瀑布展現出的卻是另一幅樣貌,直接變清流瀑布了。
其實,除了今年,以往也出現過黃河水變清澈的現象,據記載,2025 年 4 月 19 日出現的這次黃河變清,已經是黃河歷史上記錄的第 45 次清水事件了。
不過,以往這些變清現象持續時間大多不長,像這次這樣引發廣泛關注的情況并不多見。
黃河此次變清,也是有依據的,并非無緣無故就讓我們見到“清流瀑布”。
清澈的黃河水背后,氣候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期監測數據顯示,黃河流域特別是甘肅、陜西、山西、河南等地區的降雨量明顯減少。
隨著全球氣候格局的不斷變化,我國降水帶整體呈現出北移的趨勢,受此影響,黃土高原地區降水減少,水土流失現象也隨之減輕。
當河流流速放緩,水體中的泥沙顆粒便有了足夠的時間沉積到河床底部,河水自然而然就變得清澈了許多。
?——【·人民的不懈努力·】——?
除了大自然的變化,人類長期以來在黃河治理與生態保護方面付出的艱辛努力,更是黃河變清的關鍵因素。
黃河雖滋養和灌溉了無數農田,但是也有負面的影響,一旦發生水患,對居民和環境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過去的許多年,我國在黃土高原地區開展了各項的生態修復工程,通過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打破了一項項生態的“不可能”。
曾經,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率較低,地表植被稀疏,每逢降雨,大量泥沙便會隨著雨水沖刷流入黃河,使得黃河泥沙含量居高不下。
如今,當我們走進黃土高原,看到的不再是漫天黃土、千溝萬壑的景象,而是綠樹成蔭、草木蔥蘢。
據統計,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提升了不少,這些密集的植被就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士,它們發達的根系緊緊抓住泥土,有效減少了雨水對土壤的沖刷,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流入黃河的泥沙量。
在黃河流域,還有一系列水利工程也為黃河變清貢獻了重要力量,以小浪底水利樞紐為例,它堪稱黃河治理的一大 “神器”。
工程人員介紹,小浪底水庫每年可攔截黃河泥沙約 3 億噸,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打個比方,這相當于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堆起高約 1000 米的泥沙山。
除了小浪底水利樞紐,黃河上還有眾多其他水利工程,它們共同協作,在洪水期攔蓄洪水,在枯水期調節水量,使得黃河的水沙關系得到了有效改善。
沿黃省份積極推進新能源替代戰略,也在間接為黃河變清助力。
比如甘肅的八步沙林場,每年都在植樹,有志愿者,也有領導和群眾,大家都揮動鐵锨,給土地添上新綠。
還有治沙父子兵,家里兩代人都為種樹治沙做貢獻,如今用黃河的水灌溉樹苗,而后樹木又防止風沙肆虐,為黃河水清添功勞。
隨著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沿黃省份風電、光伏裝機容量突破 3 億千瓦。
新能源的廣泛應用,減少了對煤炭資源的依賴,進而減少了煤炭開采對地質的破壞,從根源上降低了因煤炭開采導致的水土流失和泥沙入河量。
回顧我國治理黃河的歷程,那真可謂是一部充滿艱辛與汗水的奮斗,黃河之 “黃”,根源在于泥沙。
據統計,1919—1959 年間,黃河每年從中游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達 16 億噸,而其中九成泥沙來自地形破碎、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
這些淤積的泥沙,使得黃河河床不斷抬升,下游約有 800 千米的河床高于兩岸平原,形成了地上 “懸河”。
在河南開封,黃河河床比開封市區高出近 10 米,兩岸群眾仿佛頭頂著一盆隨時可能傾灑的水,時刻面臨著洪水威脅。
隨著這些年治理黃河的有效措施,開封也不用總為黃河而擔驚受怕。
黃河水變清,既是生態修復成功的顯著標志,也提醒著我們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新挑戰。
?——【·結語·】——?
未來,隨著生態治理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黃河水清澈的頻率或許還會增加,但短期內黃河攜帶泥沙的基本特性難以完全改變。
今天的我們在欣喜于黃河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更要時刻保持警醒,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參考:
菏澤廣電網:黃河水患千年憂 人民治黃譜新篇——為紀念菏澤人民治黃七十八周年而作 2024-10-12
山西日報: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景區 清流飛瀑別樣美 2025-04-25
光明日報:光明日報:黃河水潤八步沙林場 2025-04-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