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Ivey
特朗普政府正在把美國搞得水深火熱,大量驅逐非法移民之后,留學圈也開始風波不斷,從年初的出入境回美警告,到最近的SEVIS中止和學簽吊銷,恐慌情緒持續在學生當中蔓延。
最近,居然開始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外國學生簽證。
哈佛大學選擇硬剛,表示“不會放棄自己的獨立性”,英國杜倫大學校長、哈佛大學董事會成員菲奧娜·希爾表示:“這是美國大學黃金時代的終結。”
另一邊,關稅戰不僅使得民眾生活成本飆升,本土公司也不敢輕易投資,加州州長說:“特朗普總統的非法關稅正在攪亂加州的家庭、企業和經濟,推高價格并威脅就業。”加州決定提起訴訟,請求法庭叫停特朗普的全面關稅。
不管是留學還是移民,現在看來美國似乎都是光環不再。放眼全球,國際局勢充滿不確定性,許多人開始質疑:“移民還有必要嗎?”
當下還需要移民嗎?
這個問題,就等于問:船是否需要備用的錨?風平浪靜時,一個錨或許足夠;但若風暴來臨,多一個錨就是多一份生還的可能。
移民政策的風向標永遠在變,但主動權屬于未雨綢繆者。當一扇門關閉時,聰明人早已找到十扇窗。
“在下一個10年、15年、20年,僅僅只有一本護照是非常危險的。”金融大亨吉姆·羅杰斯的這段言論,或許能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事實上,移民的意義早已超越“換個地方生活”,而是成為應對風險、守護家庭、拓寬人生可能性的重要工具。
據公開報道,羅杰斯擁有不止一本護照,而他的孩子,擁有的護照數量比他還要多。
因為第二身份可以作為危急情況的應對方案。
在羅杰斯看來,未來10-20年全球局勢可能因政治沖突、經濟波動或社會不穩定而更加動蕩,第二身份則可以作為緊急逃生的通道,避免受限于原國籍國家的旅行禁令或外交關系惡化,在危急時刻快速轉移。
舉個例子,車界傳奇人物Carlos Ghosn,曾是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掌門人,在代表新能源汽車的特斯拉出現之前,沒有人在汽車行業能夠超過他的名聲。
后來在遭遇變故之際,Ghosn因同時擁有巴西、黎巴嫩和法國三國身份,而成功化解危機。
亨利伙伴(Henley & Partners)的全球營銷主管Dominic Volek也表示,第二身份是數字化時代居民的“終極保險政策”。擁有第二身份的個人可以更輕松地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投資和學習,而不必擔心因單一國家的不穩定因素而受到影響。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第二身份則是海外投資的入場券。
想要更方便地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將資產分散到不同的國家和市場,光有一本中國護照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海外身份也能為個人和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市場拓展空間。
要知道,很多國家都對本國居民開展業務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如果你擁有這個國家的身份,就能更容易地進入當地的市場,參與當地的經濟活動,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利潤空間。
當下的關稅戰,或許也隱藏著這么一個機會:赴美創業,繞開關稅紅線。
如果企業必須保住美國市場的話,直接走進本土未嘗不是一條好思路。除了能避開層層加碼的關稅,還能與客戶、供應鏈、政策紅利更近距離接觸。與其年年為關稅買單,不如把這筆費用直接轉化至在美投資,此時如果你有一張綠卡,就能直接開始在美業務。
即便美國之路受阻,全球仍有諸多機會值得探索。
還有哪些選擇?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收緊,本質上是全球移民“擇優錄取”趨勢的縮影。但政策分化中,仍有許多國家為中國申請人敞開大門。
要求最簡單的,就是歐洲。
比如希臘和葡萄牙,兩國都需通過吸引外資緩解債務危機,也因此成為政策友好的代表,沒有語言和學歷的要求,花錢就能搞定。
葡萄牙的黃金居留許可要求50萬歐元基金投資或20萬歐捐贈,希臘購房移民需要投入25萬歐元,適合中產家庭快速獲取歐洲國家身份,而且不需要去當地長期居住。
這兩個國家還都是申根成員國,拿到這么一張綠卡,等同于擁有29個歐洲國家的自由通行權。
如果不想動用大筆資金用來投資,可以選擇其他國家。
比如西班牙的非盈利居留和奧地利的配額移民,只需證明經濟能力:西班牙存款100萬人民幣,奧地利需要35萬人民幣,前提是你要去當地長期居住。
如果既不想投入大量資金,又沒辦長期居住,還有一個選擇:馬耳他。
這個不起眼的小國,是全球唯一四位一體國家:歐盟國+申根國+歐元區+英聯邦成員國,只不過國土面積太小,實在不適合長期居住,好在政府對移民申請人也沒有移民監要求,只要滿足買房/租房+捐款要求,就可以申請馬耳他永居。
如果選擇租房,一家三口的花費大約在150萬人民幣左右。
如果你的計劃是在移民國長期工作,那機會在澳洲和新西蘭。
這兩年,澳洲移民政策從“量”轉向“質”,減少了投資移民的名額,甚至直接關停投資通道,轉而大力招募技術移民,去年年底,還大幅增加了可申請技術移民的職業清單,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新興職業也進入緊缺清單。
同時,雇主擔保簽證的門檻也在降低,工作經驗從3年縮短至1年,這使得大部分白領階層都有機會移民澳洲。
新西蘭也是如此,“6分制”“綠名單”等移民方式的改革,不僅簡化了申請流程,還顯著降低了申請門檻,拓寬了申請人群范圍,無論是技術工人、留學生還是高技能人才,都可以找到適配的移民通道。
美國還能去嗎?
最后,還是來說說美國,如此緊張的環境下,移民美國是否還走得通?
庇護與非法入境處理更嚴格、職業類移民排期變慢、H-1B改革、F-1審核趨嚴……種種現象表明,美國似乎不歡迎移民了。
其實并非如此,不管政策如何變化,有一條鐵律不會變:美國永遠歡迎能給它帶來好處的人。美國不會關門,但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換人”。
他們要的是那些更值得這張綠卡的人。
什么人才是美國想要的?很簡單,有才華和有財富的。
美國移民政策的核心是“擇優而取”,即通過篩選機制吸引對美國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有顯著貢獻的移民。這種政策邏輯源于美國對全球頂尖人才和資本的剛性需求,以維持其在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比如杰出人才EB-1a和國家利益豁免NIW的存在,就是為了吸引能夠直接為美國帶來創新、技術突破或經濟增長的高技能人才。
而投資移民EB-5和特朗普想推出“500萬美元金卡”政策,更是直接以錢換身份,符合美國對資本的需求,尤其是在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方面。
驅逐低端,擁抱精英,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始終圍繞“篩選性接納”展開。當下想拿綠卡,或許需要順著這個思路去規劃。
如果你想了解當下全球移民趨勢,尋找規避風險的合適方案,我們給大家準備了【2025全球移民攻略】,幫大家詳細對比了當前各國移民要求,快速匹配合適的國家,直接掃碼即可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