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用這句話來形容國產車非常恰當。
過去的國產車,毫不夸張,在一些人眼里簡直就是狗都不開。
有錢的人去購買加征高額關稅的豪華進口車,沒錢人寧愿溢價去購買豐田大眾的熱門車型,也看不上國產車。
可是在2025年的今天,這種觀點已經被視作為老一套了,持有這些觀點的人,也往往會被打上過時的標簽。
不管是從口碑上,還是從銷售數據上,國產車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幾乎沒有人看得起的存在。
曾經無人問津的國產汽車,已經深入到國內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經也包括公務用車這個汽車采購的主力軍。
- 外國品牌曾經壟斷國內公務用車
就像我在上面說的那樣,曾經的國產車狗都不愛。
不僅僅是咱普通老百姓不喜歡買國產車,連本應該支持中國汽車產業的官方公務用車也不愿意花錢找罪受。
“文官考斯特,武官酷路澤”這句調侃之語在網上廣為流傳。
具體大概意思就是,政府機構的人一旦出行,出于舒適度等原因的考慮,采用的汽車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豐田旗下的考斯特大巴。
邊防武警之類的人,巡視邊疆哨所,為了安全性和耐用性,則會采用豐田旗下的另一大品牌酷路澤。
而考斯特和酷路者只是國內公務用車采用的冰山一角。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選擇大批量采購汽車,奧迪果斷抓住機會,選擇在中國生產并且對中國轉讓部分利益。
中國也沒有辜負奧迪的付出,選擇官方用車采購奧迪。
從此,上了等級的官員,做的公務轎車都是奧迪,從A4到A6,僅僅是官方采購就讓奧迪賺的盆滿缽滿。
更是因為被指定為官方用車,奧迪更是一舉在國內追上奔馳寶馬成為眾人皆知的三大豪華品牌。
普通公務員雖然開不上奧迪,但是也絕對不會開國產車,一般會采用豐田和大眾旗下生產的平價合資車。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官方機構不愿意開國產車,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人對國產車的負面看法。
甚至已經演化到有人購買國產車后,想要夸贊國產車某一方面的好處。
就會被人嘲諷,讓購買國產車的人看看官方機構用什么車,來嘲諷購買國產車的人沒有眼光。
可是這些現象和觀點一切的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 豐田大眾奧迪正在出局,國產車強勢強占公務車市場
2020年,國產車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才僅僅只有38%,略微比日系車的市場占有率多一點。
到了2024年,國產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5%,中國每銷售100臺汽車,其中65臺就是國產車,日系德系美系,加在一起市場占有率也才僅僅只剩下了30%多一些。
國內的比亞迪、吉利、奇瑞,從過去被人看不上的汽車品牌,變成每年銷售幾百萬臺的汽車巨頭。
國外的品牌除了豐田和大眾還能撐著場面,其他的不管是進口還是合資品牌,都在面臨著銷量大崩盤。
甚至在美國非常有市場競爭力的韓系車,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少的幾乎看不到的地步了。
與此同時,這場國產汽車取代外資汽車的浪潮是全面的。
不但普通消費者終于認可了物美價廉的國產車,連變通緩慢的公務用車也開始逐漸采用國產汽車代替過去廣泛使用的外資品牌了。
出于對國產車質量的信任,以及振興國產汽車的考慮,在2024年財政部甚至強制性要求地方在采購汽車時要求采購不低于30%的新能源汽車。
眾所周知,最起碼在國內,采購新能源汽車幾乎與采購國產車無二。
官方出行大巴,過去幾乎全部都是豐田的考斯特,現在不一樣,官方已經開始大批量的采購宇通和紅旗客車。
連航天員出征這種重大事件,都能看見大量的國產客車的身影,豐田考斯特已經成為過去的多數變成了少數。
官員出行現在雖然依舊普遍采用奧迪,但是紅旗系列已經逐漸變成了官方用車的另一大選擇。
在一排官方出行的汽車里,紅旗轎車往往占據最重要的中間位置。
至于繼承過去采用的豐田和大眾,也開始改變了。
吉利、比亞迪、奇瑞等國產品牌在基層用車中也慢慢地可以看見了。
公務用車中依舊存在著大量的外國汽車品牌,可是往往都是存量,是幾年前甚至十年前早就已經購買的汽車。
如果今年只看新采購的汽車,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國產車的數量明顯出現大幅度的增加。
豐田大眾奧迪正在從公務用車中出局,國產車正在努力搶占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