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標和治本之間,他們選擇了制標本...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派出了多名狙擊手,這些狙擊手乘坐著直升機圍繞著當地的布吉必姆國家公園進行射殺。
只不過,這些武裝狙擊手射殺的對象并非是罪犯,也不是什么恐怖分子,而是動物——樹袋熊(考拉)。
要知道,布吉必姆國家公園可是考拉的樂園,為什么政府要派真槍實彈去擊殺這些考拉呢?射殺數百只考拉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考拉死于子彈“雨”下
澳大利亞,被譽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這里有古老又獨特的生物,像袋鼠、鴨嘴獸等,除此之外,澳大利亞還有很多稀缺植物、鳥類等。
而考拉,不僅是澳大利亞特有的樹棲有袋動物,更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之一,早在2014年,考拉就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并將其評估為易危等級。
但即使如此,考拉的數量仍在不斷下降,而造成考拉數量銳減的原因也很簡單,棲息地碎片化、森林砍伐、城市化、農業擴張、山火等都是考拉瀕危的原因。
這不,就在本月初,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布吉必姆國家公園遭到了大火,熊熊大火肆虐,一切都被吞噬殆盡,濃厚的煙霧遮蔽了整個天空。
原本生機勃勃的布吉必姆國家公園化為一片火海,超過兩千公頃的土地被燒毀,考拉賴以生存的家園遭受嚴重破壞。
山火過后,劫后余生的考拉們不僅要面對缺水、食物短缺,還要承受燒傷帶來的痛苦,原本考拉理應得到澳政府的幫助,在人類的干預下應該能夠幫助它們度過難關。
但結局卻令人心痛,等待這些無辜考拉的不是救助,而是奪走它們生命的子彈,對考拉來說,無疑是一場雪上加霜的悲劇,約750只考拉躲過了山火卻沒有躲過人類的射殺。
而這七百多只的考拉中,也有很多健康的考拉被誤殺,包括懷孕的母考拉等等,幼崽自出生就沒有了母親,進一步加劇種群危機。
那么,這次大面積射殺考拉的目的是什么?射殺考拉的想法又是從何而來?
據當地政府所述,他們這么做的目的為了結束這些考拉的痛苦。這句話真是令人嗤笑,好像被殺害才是真的痛苦吧?
而這一想法則是澳大利亞獸醫專家評估,獸醫表示經過大火的洗禮后,這些考拉基本很難存活,原本的計劃是對這些考拉進行安樂死,但因無法進入,從而選擇高空狙擊。
考拉保護面臨的挑戰
考拉的遭遇不是偶然事件,它暴露出澳大利亞政府在保護考拉工作的諸多問題。
一方面,政府制定了嚴格的考拉保護法律,比如在新南威爾士州,人們私自觸碰考拉是違法的,但在另一方面,政府對于考拉面臨真正生存危機的時候,卻采取了冷漠的態度。
澳大利亞的這些政策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讓人搞不清楚澳方所謂的“保護”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執行出了問題,還是最初的想法就不對頭?
如今,澳大利亞政府的動物撲殺行動引起全球強烈反對,維護動物權益組織已經介入,要求澳大利亞重新徹底調查此事,呼吁停止類似行動。
多國媒體與環保機構批評澳大利亞政府對待瀕危物種的方式缺乏人道與可持續性,這場爭議引發大家對動物保護倫理的深入思考,“人道干預”的范圍應該如何界定?
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與控制相關成本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這是一個難題,更是一個需要認真權衡的問題。
其他國家的做法也許能給澳洲一些啟發,比如,中國在保護動物環境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經驗值得澳洲學習借鑒。
未來,澳大利亞政府應該好好反思現有的考拉保護政策以及動物保護,看看有哪些不足之處,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動。
同時,政府還應該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進來,一起努力保護這個國家的象征,共同守護澳洲的生態環境,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考拉。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