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菜不是肉類,而是......】
佛家、道家都有五葷的說法。五葷究竟是哪幾個東西,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知道哪些東西屬于葷。各種蔥、蒜、韭菜、薤白等,凡是這類有刺激性氣味的,都屬于葷。芫荽,也就是香菜,也是屬于葷的。最初葷就指這些,后來葷才指肉類,葷的意義存在一個從蒜類到肉類的過渡。
“葷”字是草字頭的,說明它與草本有關。為什么后來把肉叫葷?是因為在吃肉時往往加蔥、蒜等。我們中國人喜歡用借代的方式表述,有時提到一種東西時由于某些原因不直言此物,而是用一種與此物相關的東西來指代它。
比如早上,你見到鄰居去買肉,問干嘛去呢?他會說:“去買點兒菜。”肉總有點兒血淋淋的,大清早人們不忍心講,于是把買肉說成是買菜。如果真的去買蔬菜,他反倒會直接說“買點蘿卜白菜”。
葷字意義的演變也是這樣的,煮肉、吃肉不直接說,而是用煮肉時所添加蔥、蒜之類的葷來代替,后來,吃葷就成了吃肉。
我們這里介紹的葷,依然是蔥蒜這類的東西。古人告誡:葷類不能過食,過食則損性靈。因為它辛能散氣,氣都散掉了,人的性靈自然就弱了,而且它還有一股濁氣,也會影響人的靈氣和天性。
提到葷類,首先是蔥。蔥具有利肺通陽的作用,能通氣,所以感冒初起時,可以用蔥來解表發汗,通鼻塞,其中還可以加豆豉,或加生姜。
正是它有利肺、通陽、通氣的作用,所以它還能安胎。懷孕幾個月,發現出血了,怎么辦?用小蔥的蔥白煎濃湯喝下去,如果胎沒有死,胎就安了;如果胎死了,會很快下來。為什么?因為胎是氣血所養,蔥白開肺通陽,氣一通,陽氣就生發起來,就會往上走,胎就不會漏,氣通則血和,血和則胎安。如果胎已經死了,就會落下來,為什么?也是因為氣通了,人體進入了一個正常的循環,身體就容不得異物,死胎便會排出。此法出自王孟英。
很多猝死,也可以在危急時刻用蔥來救治。只要這人還有一絲氣,就把蔥白塞到他鼻孔里,男左女右,塞進去以后,人可能會打噴嚏,還可能會出血,這樣氣血就通了,人也會蘇醒過來。
小便解不出、小腹脹,有一個土方法:將蔥白炒熟,包在布里,熨燙、熱敷小腹。也是因為蔥白能通氣,氣通則小便通。
蔥白還可以解一切無名腫毒,也是因為它能夠通氣、通血,氣血不通就會產生各種腫毒,氣血通了,腫毒也就容易消了。具體的方法是:將蔥白搗爛,與蜂蜜混合均勻,涂于腫處。大家會問,以前講過,“蜜見蔥,快如風”,蜜和蔥是相反的,怎么能一起用?蜜和蔥確實是相反的,但這個方子不是內服,而是外用,有時,相反的藥一起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蔥還可以解毒,尤其能解魚肉毒、重金屬毒。在五葷中,蔥還是比較平和的,有很多作用,當然,仍然不要吃過多。
韭菜
韭菜偏往下走,偏走肝腎,大家看這個“韭”字怎么寫?上面一個非字,下面一橫。非字多像人的肋骨,像肋骨意味著它走肝,走兩脅,所以兩脅痛,可以用韭菜。同時它也可解各種食物的毒。
韭菜子能夠溫腎陽。
薤 (小蒜)
薤又叫小蒜,是中國本土產的。北方也有,在南方的野地里非常多,一大片一大片,像小蔥似的,把它撥起來,底下有小蒜頭,這就是薤白。有溫通心肺之陽、活血散結、定痛安胎的作用。
小蒜可以食用,但吃多了則會動風、耗氣、損人耳目。小時候在家里經常吃小蒜,用它來炒雞蛋,味道鮮美。但大人會說:“這個東西不能吃太多,尤其那個小蒜頭,吃多就會聾耳朵、瞎眼睛。”
薤白入藥,一般用野生薤白。家種的薤白,個頭大一些,就是藠頭。現在菜市場上能買到藠頭,超市里也能買到藠頭的罐頭。
很多人伏案久了,會出現這種情況:有時胳膊一動,或深深吸一口氣,胸就會痛,并且痛是放射性的,一直牽引到后背,這就是胸痹。薤白就是必用的一味藥。有時單吃些藠頭就有效。如果胸痹吃藠頭不管用,就要用瓜蔞薤白半夏湯之類的方藥了。
薤,古人吃得比較多,現在的人吃得比較少。我們中國人吃的東西都是在不斷淘汰,不斷更新的。
蒜 (大蒜)
我們現在常說的蒜,都是大蒜。
大蒜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到我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生大蒜性味辛熱,熟大蒜性味甘溫。蒜頭、蒜苗都非常平和,它們具有芳香解毒的作用,也不會耗太多的氣。尤其是煮熟后,變得甘溫了,辛熱之性大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吃蒜應因人而異。北方人因為體質好、腸胃厚,所以喜歡生食大蒜。但沒有吃生大蒜習慣的人盡量少吃。
學生時代,我和北方同學一起吃飯 ,他說大蒜很好吃,而且吃了以后肚子里會很舒服。我就跟著他一起吃,剛吃的時候覺得很辣,忍一忍就過去了,吃完以后,大概過了半個小時,他正舒服著呢,而我肚子里卻辣開了鍋。
芫荽
芫荽,就是香菜,具有解表散寒、避邪解穢的作用。
芫荽解表的作用非常強,小兒痘疹發不出來,在用藥的同時可以在孩子身上噴一些芫荽濃煎湯。注意,只能噴在身上,不能噴在頭上。噴完了以后,痘疹就比較容易發出來了。正是因為它發散解表能力強,所以它也很耗氣,所以氣虛的人不要吃。
我曾經到過一個地方,這里的人老了以后特別容易患哮喘病,我仔細考察原因,發現他們非常喜歡吃芫荽,而且經常跟辣椒一起吃,二者都是辛散的,容易傷肺,大概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孔雀東南飛》里講,焦仲卿房里,“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在過去,各家床的帳子下面都垂有香囊。但各家垂的香囊里的藥物不一樣。
有錢人家可能專門找大夫根據當地當時的節令、環境配制香囊的藥物,沉檀腦麝,名貴香材精準配伍;普通的老百姓,沒有這個條件,就會在帳子下面的香囊里面放一些干的芫荽,同樣也有芳香避穢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