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軍高層遇襲事件時有發生。
4月25日,就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美國特使威特科夫當天,一聲爆炸打破了莫斯科州的寧靜,爆炸導致俄軍高層一名中將身亡。那么,是誰策劃了這場襲擊?又會對俄烏局勢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當地時間4月25日,俄羅斯莫斯科州巴拉希哈市發生一起汽車爆炸事件,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雅羅斯拉夫·莫斯卡利克中將在爆炸中死亡。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在調查后表示,爆炸由一枚裝有預制破片的自制爆炸裝置引發,已經對這次事件立案調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憤怒地將其定性為“恐怖襲擊”,并強調這是“對俄羅斯主權的公然挑釁”。
目前尚沒有任何個人或組織宣布對此次爆炸事件負責,但俄外交部表示:“有理由相信烏克蘭的特種部隊參與了謀殺”,如果證據確鑿,將再次證明基輔的“野蠻”本質,并指責烏發試圖升級沖突破壞和平談判。
莫斯卡利克中將實戰經驗豐富,曾參與北高加索反恐戰爭,2015年曾作為俄軍方代表參加與烏克蘭的談判。作為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他直接參與制定了俄軍對烏作戰計劃,被認為是俄軍對烏作戰的關鍵人物。
因此,烏克蘭方面確實有策劃針對莫斯卡利克中將的爆炸襲擊的可能性。
其實,俄烏沖突這三年多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針對俄軍重要人物的襲擊了。2024年12月17日,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在莫斯科一棟公寓樓外被遙控炸彈炸死,烏克蘭國家安全局隨后承認策劃了此次暗殺。
這次爆炸襲擊和基里洛夫中將遇刺時的手法很像,所以說俄方指責烏克蘭在幕后策劃了襲擊并不是無的放矢。
俄羅斯重要人物接連遇襲,這說明俄羅斯安全部門的工作出現了重大漏洞。俄軍重要人物的行蹤被掌握,乘坐的車輛被裝炸彈,俄羅斯和伊朗一樣,都快漏成了篩子。對于俄羅斯來說,當務之急是需要加強反恐,挖出內部的蛀蟲和間諜。
不過俄烏邊境線漫長,又有那么多烏克蘭難民涌入,這確實是給俄羅斯的甄別和管理增加了難度。尤其是5月9日,俄羅斯將要舉行勝利日閱兵,到時候將會有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前來觀禮。如果當天再發生了恐怖襲擊,肯定會讓俄羅斯在國際上大失顏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爆炸案發生的當天,俄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接見了到訪的美國特使威特科夫,兩人進行了持續3小時的會談。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表示,普京與威特科夫的會談有益而具有建設性,使美俄不僅在烏克蘭問題上,而且在其他一系列國際問題上的立場更加接近。
在美國特使到來當天發生爆炸襲擊,還死了一名中將,這無疑是在打普京的耳光,也會引起俄羅斯民眾的恐慌。美國特使威特科夫會怎么想?特朗普知道了又會怎么想?
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如果說是巧合,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俄總統普京與美國特使威特科夫的會談,關乎烏克蘭問題的未來走向,而莫斯卡利克中將此時遇襲身亡,無疑給俄烏談判蒙上了一層陰影。烏克蘭完全有理由這么做,其意圖也非常的明顯:就是破壞美俄會談,阻止美俄達成一致。
眾所周知,美俄雙方經過幾輪談判,在俄烏問題上已經達成了一些共識,并且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和平協議的基礎。此前4月17日,在巴黎的會談中,美國特使威特科夫向烏克蘭和歐洲提交了一份和平方案。
在這份方案中,美國將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州俄控區的實際控制權,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此外,美國還表示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但可以加入歐盟,烏克蘭將擁有強力的安全保障。
對俄羅斯來說,特朗普的方案并不是完全無法接受。雖然俄羅斯一直主張烏東四州全部屬于俄羅斯,但直到現在也無法將其全部占領,還不如先把占據的土地拿到手。俄羅斯當初進攻烏克蘭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阻止其加入北約,而特朗普對這點也做出了承諾。唯一讓俄羅斯不滿的,可能就是歐洲國家在烏克蘭的駐軍。
對于這樣的一份方案,烏克蘭自然不可能接受,這相當于是把烏克蘭當作戰敗國處理。澤連斯基公開表示:烏方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永遠不會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包括克里米亞。
可是隨著美俄最近的頻繁互動,兩國之間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自然讓烏克蘭當局非常不滿和擔憂。因此烏克蘭肯定會想盡辦法阻止美俄達成協議,防止美俄兩國聯手向烏克蘭施壓。
不過烏克蘭用意圖用暗殺的辦法升級沖突破壞和平談判,最后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去年12月,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暗殺俄羅斯中將伊戈爾·基里洛夫后,招致了特朗普任命的烏克蘭特使基思·凱洛格的嚴厲批評。而這次襲擊更是發生在美國特使和普京會談當天,這可以說是在同時給美俄下馬威。
本來,澤連斯基前幾天的言論就讓特朗普很不滿,如果再知道了這件事,恐怕就更加生氣了,說不定會更加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的報道,特朗普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的確是一件大事,會認真考慮。
俄羅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會對烏克蘭進行報復。在美俄已經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這次襲擊很可能會讓烏克蘭的處境更加不利,將來失去的也許會更多。國際社會對此次事件密切關注,俄烏沖突未來的走向究竟如何,你又有什么看法?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扎哈羅娃:俄軍高層在汽車爆炸中遇害是“恐怖襲擊”
中國新聞網:普京會見美特使同日,莫斯科州遭恐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