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2日報道,教育部快速審批了29種大學新專業,目的是滿足國家“戰略急需”,努力培養與美國競爭所需的人才。
在教育部22日發布這一消息之際,中國正面臨美國對其出口商品加征的高額關稅,以及對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的嚴厲制裁,這迫使中國尋求技術自主并開拓新的增長領域。
教育部在公布今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時表示,這是首次在審批專業的過程中啟動“超常設置機制”。
教育部稱,這些專業針對的是“中央最新部署、高度關注的戰略領域”。
報道稱,通常情況下,大學必須提前一年提交開設新專業的申請。但根據上述聲明,今年教育部批準了延遲提交的申請,同時還鼓勵幾所大學開設重要的新專業。
在新增專業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將在下一學年開設“區域國別學”,重點關注中國地緣戰略周邊地區。中國正加大力度與周邊國家交好,以應對美國的貿易壓力。
另外三所大學——上海復旦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將開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專業,為社會輸送急需的半導體工程師。
報道說,去年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指出,由于受到美國主導的限制措施的嚴重沖擊,中國芯片產業還需要數十萬從業人員。
教育部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幾所大學將開設專注于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和數字戲劇等方面的專業,以促進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
幾所工科大學將開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以滿足中國不斷發展的低空經濟需求。
多所大學將開設以碳中和科學與工程為重點的專業,以推動中國的綠色發展倡議,上海同濟大學將增設海洋科學與技術專業。
鑒于中國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帶來的新需求,另外三所大學將開設老年醫學課程。
教育部表示,在高校新增近1840個專業點的同時,也撤銷或停招了3600多個專業點,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快速發展的科研和產業需求。(編譯/劉白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