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是跟風“純素”,還是繼續堅持“有葷有素”?
這兩個問題,可能困擾過無數次在超市猶豫買哪種牛奶的你。
最近,一對來自英國的雙胞胎兄弟做了一個實打實的實驗——他們一模一樣的基因、一模一樣的鍛煉計劃,卻分別堅持吃“純素維生素”和“動物性維生素”六個月。最后的結果,令人震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實驗,以及它背后對我們飲食選擇的啟示。
來自英國德文郡的羅斯和雨果·特納兄弟,今年36歲,是名副其實的“復制人”——他們是同卵雙胞胎,DNA幾乎完全一致。
兩人平時都愛運動,也一直是各種極限挑戰的參與者,但他們也樂于“拿自己做實驗”。
這次,他們決定測試:植物性營養 VS 動物性營養,到底對身體有何不同影響。
具體測試方式為:雨果每天服用提取自海藻、植物的維生素液體,包括純素Omega-3油;而羅斯則吃相同營養含量、但來源于動物的傳統膠囊。
他們在此期間維持相同的鍛煉節奏、飲食結構和作息安排,唯一區別就是:一個植物來源,一個動物來源。
6個月后,檢測數據揭曉,變化令人驚訝。
實驗結束時,醫生對兩人的血液進行了全面分析。
結果顯示:服用植物來源營養品的雨果,血液中Omega-3指數和維生素D3含量更高。
這兩個指標并不小事:Omega-3對心臟健康、腦功能、抗炎癥都有極大益處;而維生素D3則有助于鈣吸收,保持骨骼、肌肉、牙齒健康,尤其對女性尤為重要——因為女性在骨質疏松上天然更易受損。
換句話說,這場“營養吸收戰”,植物軍團小勝。
然而,這并不是兄弟倆第一次“分道揚膳”。
早在2020年,兩人就曾做過一次“全餐對比挑戰”:
雨果吃純素餐(不含任何動物制品);羅斯則維持正常雜食結構。他們分別攝入相同熱量、進行相同訓練,追蹤體重、體脂、能量水平等指標。
結果發現:素食者更快減脂,精神狀態也更輕盈。
當然,他們也承認,素食更有挑戰,比如,一開始身體可能不太適應,需要更細致的營養搭配。
除了素與葷,他們還測試了高脂低碳飲食(吃黃油、橄欖油、雞蛋、堅果)和高碳低脂飲食(吃米飯、面條、土豆)。
這一次,結果卻有了分化:
高碳的羅斯減了更多內臟脂肪、膽固醇下降,肌肉含量提升;高脂的雨果雖然體重增加,但脂肪沒降多少,內臟脂肪反而上升。
這提醒我們一個現實:不是所有“時髦飲食法”都適合自己。關鍵是個體差異、基因、代謝類型、生活狀態,甚至心理狀態。
看完這些“真人實驗”,大家可能要問:那我到底該吃素還是吃肉?該高碳還是高脂?
別急,答案不只有一個,但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對雙胞胎的經歷中提煉出幾點非常務實的建議:
? 建議一:如果能控制結構,那么植物性更輕盈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高植物性膳食(豆類、蔬菜、堅果、全谷物)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植物來源Omega-3(如亞麻籽、海藻)對女性特別友好,更容易吸收;與此同時,吃素者腸胃負擔更輕,皮膚狀態往往更好。
但前提是需要科學搭配 + 補充關鍵營養素(比如B12、鐵、鈣)。
? 建議二:動物性營養不是敵人,但需“精選”
必須要提的是,完全放棄動物性食物是不理智的,關鍵在于選擇:吃優質蛋白,如雞肉、魚、雞蛋;減少紅肉、加工肉制品;堅持少油、低鹽、不過度烹飪。
這是因為動物性營養如鐵、維生素D,有時補起來確實更直接,但別忘了檢測體內水平再補,也不是越多越好。
最重要的是,別盲目跟風“吃法”,找到自己的節奏最重要,畢竟,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
其實,比起“吃什么”,我們更該關注:吃得安穩,吃得自由,吃得不焦慮。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4587009/Twins-vegan-meat-diets-results-plant-based-animal-based-study.html
文|閃電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