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的所有內容均有可靠信息來源,詳情見文章末尾。
“國家安全關乎每個人,一部手機的安全,就是14億人的防線!”
國家安全
4月24日,央視的一則重磅消息掀起了軒然大波:某國外手機制造商被指長期為間諜活動設置“后門”,數千部手機淪為竊密工具。
新聞截圖
盡管官方沒有直接點名,但字里行間的線索已經讓網友們心領神會。有人調侃:“就差把身份證號碼報出來了!”
圖源網絡
手機,這個現代人最親密的“伙伴”,怎么就變成了威脅?事實遠比想象中更加令人震驚……
手機
數千臺設備成為“漏洞入口”
早在3月25日,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就發布了一份報告,揭露了某國情報機構通過智能終端漏洞,長期監聽全球用戶的行為。
新聞截圖
央視隨后跟進報道,指出某國際品牌手機存在“系統封閉性”漏洞,間諜機構可以遠程接管設備,獲取通話記錄、定位信息甚至機密文件。
新聞截圖
雖然央視的文章中沒有明確點名,但網友們很快鎖定了目標。“封閉系統”是這個品牌的核心賣點,但其漏洞頻發卻依然標榜安全。
網友評價
更可怕的是,已經有數千部手機被攻破,受害者包括多國政府工作人員。攻擊者甚至不需要讓用戶點擊鏈接,僅憑系統漏洞就可以實現“零點擊”入侵。
被病毒入侵
當你在刷手機時,黑客可能正在通過前置攝像頭注視著你。這并非危言聳聽。今年初,歐盟官員赴美談判時,全員配備了“一次性手機”,連邊檢都要求關機并裝入防竊聽保護套。
一次性手機
為何如此謹慎?美國“棱鏡門”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而類似的手段早已升級。4月15日,國安部通報了3名美國特工被通緝的消息,罪名是攻擊中國亞冬會網絡。
通緝令
他們通過發送指令,輕松穿透黑龍江多臺電腦的Windows系統防火墻。技術團隊調查發現,這些漏洞竟然是系統設計時故意預留的“后門”。
央視報道
無獨有偶,蘋果Siri被曝偷錄用戶隱私,安卓系統也因短信漏洞屢次遭到遠程控制。這些看似“巧合”的事件背后,其實是科技巨頭與情報機構之間默契的合作。
新聞截圖
安卓系統的“黑歷史”早已觸目驚心,僅需一條短信即可被遠程控制;蘋果用戶的舊照片竟然“復活”;Siri偷偷錄制醫生問診、軍火交易等機密錄音長達5年。
蘋果手機
當科技霸權威脅到國家安全時,國產替代勢在必行。面對國外系統的種種問題,中國開始反擊。工信部罕見地為鴻蒙系統發聲,要求“推動更多軟件上架鴻蒙商店”。
新聞截圖
在此之前,國產系統從未獲得如此大力的支持。這一信號表明:依賴國外系統的時代必須結束。
新聞報道
難以防范的“暗網”
你以為間諜只盯住政要?錯了!普通人同樣是目標。國安部披露,某運營商預裝的“網絡診斷軟件”實際上是竊密工具。
網友評價
“五眼聯盟”通過劫持應用商店,數億用戶下載的APP竟被“調包”成間諜軟件。更隱蔽的是,攻擊者利用SIM卡漏洞,僅憑一條短信就能“隔空接管”手機。
某涉密企業服務器被境外控制,原因竟是運維員圖省事進行遠程操作。事業單位電腦因感染木馬,圖紙數據被批量竊取。黑客無孔不入,而我們的疏忽可能正為敵人打開大門。
國家安全部呼吁:智能終端安全是一場“無聲的戰爭”。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加強防范意識,比如禁用可疑的預裝軟件,尤其是“系統工具”和“診斷程序”。
新聞截圖
拒絕陌生鏈接,謹慎連接公共Wi-Fi,關閉不必要的云同步功能,定期更新系統,及時淘汰老舊手機以避免成為漏洞“重災區”。對于涉密崗位,國安部已明確要求:禁用國外品牌設備,數據存儲本地化。
Wi-Fi
結語
當科技巨頭以“創新”之名行“監控”之實,當一部手機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我們不禁要問:所謂的“智能生活”,究竟是解放人類,還是禁錮自由?
網站截圖
真相或許殘酷,但只有直面漏洞,才能打破“被操控”的命運。國產系統的崛起,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關于尊嚴與安全的覺醒之戰。
圖源網絡
下一次換手機時,你會選擇“自由”,還是“枷鎖”?
信源:光明網2025年04月24日——某國公司故意留后門,數千部手機被植入間諜軟件!涉及多國政府工作人員極目新聞2025年04月25日——國家安全部披露:某事業單位聘請的運維工程師帶“毒”作業,大量圖紙及電子數據遭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竊取央視新聞2025年04月24日——你的手機可能在泄密 一文教你防范化解智能終端竊密泄密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