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次可能真的要“栽了”!
就在前段時間,加州州長率先對特朗普政府發(fā)起了挑戰(zhàn),而現在美國又有12個州決定聯手,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其關稅政策違法。
如果再這樣下去,很難想象美國還能繼續(xù)保持完整...
多州聯合訴訟事件爆發(fā)
當地時間4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正式起訴特朗普政府對多個國家實施廣泛關稅的行為,并直言:“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p>
紐森情緒激動地表示,特朗普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混亂和破壞。
當紐森打響這“反特朗普政策”的第一槍后,僅僅一周時間,俄勒岡州司法部牽頭,聯合另外12個州共同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
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克里斯·梅斯用“瘋狂”來形容特朗普的關稅計劃。
康涅狄格州總檢察長威廉·唐稱無序的關稅政策等同于對康州家庭的巨額征稅,將對當地企業(yè)和就業(yè)造成災難性影響。
紐約州總檢察長莉蒂夏·詹姆斯批評關稅會加劇通脹,導致失業(yè),造成經濟損失,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后果。
這些州聯合起來,指責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隨心所欲,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要求法院宣布“對等關稅”非法,并阻止其實施。
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起訴特朗普政府的州中竟然包括共和黨執(zhí)政的內華達州和佛蒙特州。
要知道共和黨通常與特朗普保持一致,在很多政策上都較為相似。
但此次卻選擇與其他州共同聯合訴訟,這說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確實給各州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
關稅政策反噬美國經濟
以加州為例,作為美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加利福尼亞州的進出口貿易堪稱其經濟命脈。
數據顯示,該州2023年的進出口總額高達7800億美元,占全美外貿總量的15%以上。
其中半導體、農產品、電子產品等通過洛杉磯港、長灘港源源不斷地輸往全球各地。
然而,隨著關稅政策的推行,這一繁榮景象開始受到威脅。
農業(yè)領域首當其沖,加州中央谷地的杏仁、葡萄酒等農產品因關稅壁壘難以進入傳統市場,僅2024年第一季度,該州農業(yè)出口損失就超過12億美元。
更為嚴重的是,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制造業(yè)面臨成本激增。
從亞洲進口的電子元件關稅率從3%躍升至18%,導致硅谷周邊的中小型科技企業(yè)利潤縮水近20%,累計損失金額預計達到數十億美元。
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企業(yè)主緊鎖的眉頭和生產線運轉節(jié)奏的放緩。
與此同時,東海岸的紐約州也未能幸免。
這個以金融和服務業(yè)為主的經濟重鎮(zhèn),普通家庭正承受著物價上漲的壓力。
一項獨立研究顯示,由于進口商品關稅增加,紐約州每個普通家庭每年平均多支出2300美元,相當于每月多出近200美元的生活成本。
超市貨架上的日用品、服裝鞋帽價格悄然攀升,讓工薪階層的錢包愈發(fā)吃緊。
而對于小企業(yè)來說,影響更加直接,曼哈頓的一家小型服裝零售商透露,從中國進口的服飾關稅從過去的5%飆升至55%。
短短幾個月內,進貨成本上漲近10倍。
為了維持經營,他們不得不將零售價提高40%,但這直接導致銷量暴跌65%,最終不得不關閉兩家分店,解雇15名員工。
在全美范圍內,類似的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中西部依賴大豆出口的農場主們看著堆積如山的大豆發(fā)愁,因為關稅壁壘讓他們失去了原本穩(wěn)定的海外訂單。
南部的制造業(yè)企業(yè)主們面對突然凍結的外貿訂單,不得不啟動裁員計劃。
某汽車零部件廠商已裁掉300名工人,生產線利用率降至不足50%。
而那些高度依賴中國商品的小企業(yè)主處境更為艱難,波士頓的一家電子產品經銷商表示,過去五年里,他們90%的貨源來自中國深圳。
如今關稅政策讓進貨成本變得難以承受,倉庫里積壓的庫存已價值數百萬美元,現金流即將斷裂,隨時面臨停產危機。
這些真實的經濟困境,描繪出一幅關稅政策反噬的殘酷圖景。
當關稅壁壘豎起的那一刻,看似保護了部分產業(yè),卻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引發(fā)連鎖反應。
從港口到農田,從城市到鄉(xiāng)村,無人能獨善其身。
所以各州州長為了保護本州民眾的利益,才聯合行動反駁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
不過可能還是會有人疑惑,畢竟特朗普是國家領導人,領導人做出的決策,他們怎么敢正面與其對抗的?
這時,就體現出了美國獨特的政治制度。
美國實行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分權體制,州長具有高度獨立性,州長不僅可身兼多職,甚至擁有獨立警衛(wèi)隊,且不受總統人事調整和罷免。
也正是因為各州州長有這樣的權利,所以他們聯合上訴真的能夠給特朗普施壓。
這不,在13大洲的反對下,特朗普終于改變了態(tài)度...
特朗普態(tài)度轉變?
4月23日,特朗普在佛羅里達的一場公開演講中首次承認“對中國施加的關稅確實有點高”。
不過,他同時強調“或許之后關稅會大幅下降,但不會是零”。
這種模棱兩可的表態(tài)既透露出對國內經濟壓力的某種妥協,又試圖維持“保護主義捍衛(wèi)者”的形象,為后續(xù)政策調整留下模糊空間。
不過中國對美方關稅政策的回應始終保持著清晰的戰(zhàn)略定力:“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這種剛柔并濟的立場,既展現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也為理性對話預留了空間。
美國表示選擇權在中國手中,但我們堅決不會主動與美通話,因為此次關稅戰(zhàn),比我們著急的可是美國。
如今美國正陷入內外交困的雙重壓力,國內13個州的司法挑戰(zhàn)尚未平息,國際上,主要貿易伙伴的反制措施還在持續(xù)升級。
所以只有特朗普政府主動求和,這場對全世界都沒好處的“關稅戰(zhàn)”才能就此停止,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