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青花
張天翼 尹志軍
金陵瓷墨雅集
展覽時間
2025年4月26日—5月10日
展覽地點
金陵美術館藝術空間
(南京市秦淮區剪子巷50號)
藝術家介紹>>
張天翼
本名張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蘭亭會書法社團創始人,蘭亭會藝術館館長。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師從華人德、樂泉先生。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新文藝群體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文聯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委統戰部新聯會第一屆理事,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新人新作書法展第十三、十四屆終評面試評委。
主要獲獎入展情況: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
●第四屆江蘇文華獎
●首屆江蘇中青展
●全國第八屆楹聯書法作品展
●劉禹錫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新中國·新發現”江蘇主題書法展
●鐘山正道——第二十回全國七十年代書家(江蘇)提名展
●“書寫新時代”全國新文藝群體書法作品匯報展
●墨韻新時代——迎接黨的二十大江蘇書法大展
張天翼作品
悠游的點畫
?馬 嘯
世間的藝術林林總總,但最基本只有兩種類型:精致與素樸。前者講求秩序的排列、追求技術的完善與細節的呈現;后者則側重自然的韻致、追求意境的表達和自我的顯現。
無疑地,張天翼的書法屬于后者。他的作品凸現在我們面前的,首先不是技術是否到位,而是氣氛是否活躍,是否體現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狀態。看得出,作者在創作這些作品時,盡量克服或減少某種技術的或機械的痕跡。
張天翼有兩位老師:華人德與樂泉。此二人,兼技術與境界于一身,是書壇的標志性人物。他們在藝術上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素樸、簡約。這樣的一種特質,深深影響了張天翼。
素樸的藝術,用的是減法。而所謂“減法”,便是剔除外表的華麗、簡化細節。而要做到這一點,便是減少技術中的小動作,化零為整,以一當十。這需要功力,更需要智慧。
近代以來的書法,有帖學與碑學之分。帖學大多精致、流暢,重線質;而碑學大多拙樸、剛狠,重塊面。天翼的書法屬于后者。
碑學是金石學的組成部分。金石學有一個極其古老的源頭,這便是華夏上古文化遺存。而上古之物,必厚重、必深邃、必簡約。其實,這是整個中國以寫意為主要特征的美學的原點與基礎。所以,凡尚碑、好金石之人,都在追尋這個古老的源頭。在這樣的追尋之中,他們的筆底逐漸變得踏實與沉重——即便他們在落筆時顯得那樣漫不經心、那樣翻飛自如。
在我的判斷中,天翼是溫和、從容的人。這樣的溫和和從容,在他的書法中也體現得十分清晰。他的書法中沒有“規定動作”,也不將點畫緊繃,而是讓線條在紙上“隨意”“游走”。于是,所有的活躍與生動便會生發出來。
精致的藝術,往往只是單線的,而拙樸的藝術往往是復調的。
千年前的一位古人曾描述一種筆墨的境界:“不激不厲,風規自遠”。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便需要一份溫和與從容。
即便天翼不是書法家,他也是我喜歡的那類人。因為除了書法,我還在他臉上看到了一份暖意。
作 品 欣 賞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張天翼作品
(下圖橫屏欣賞)
張天翼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